王志东:新浪缺少灵魂

jackxiang 2010-7-22 13:28 | |
当新浪终于借由MBO完成了股权结构的稳定,当新浪仍然没能在媒体相关的业务之外取得突破,熟悉这家门户网站10多年发展历史的人们在议论感慨之余,都会提到“王志东”这个名字。或许很多年轻人已不再知道王志东是谁,但如果回到10年前的第一轮互联网高峰期,他是能够激动众多创业者的英雄和符号。

自2001年“六月政变”离开新浪CEO职位后,王志东很快创立了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在协同软件领域已耕耘了8年多。曾被很多人认为有些“悲情色彩”的他,如今对于那段历史有着与外界不同的解读:“新浪对我是一段很好的经历,我带领公司完成融资,在业内领先,又顺利上市。”

如果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在中关村做“小倒爷”时算起,王志东创业已超过20年,他自认已经实现了两个大梦想:早年在新天地开发“中文之星”实现了工程师的梦想,做出来的产品可以有很多人用;创立新浪则是把硅谷的创业模式引入了中国,找VC融资,创造阳光财富。“对每个人来说,一生能实现一个梦想就很好了,我还有什么好遗憾的?”

“新浪给了我成就感”

《创业邦》:现在回头再去看新浪的那段岁月,您有什么感受?

王志东:我比较崇尚硅谷那种追随着伟大的理想不断实践,然后创造伟大商业成就的过程,我也崇尚阳光财富,这样创业的结果往往能名利双收,但当时中国没什么人相信。在新天地时我受了很大的打击,人家都说我是“工程师的脑袋”,我就赌气,不相信硅谷模式在中国做不起来。创办四通利方(新浪前身)的目标就是5年以后在海外上市,我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来经营这家公司。在新浪2000年上市那一刻,我实现了梦想,兑现了承诺。

在新天地时,我实现了工程师的梦想,做出的产品有很多人用,直到 2000以后还有人在用Richwin。而对于新浪,我的梦想就是要把硅谷模式引入到中国。上市后,我对所有人都有了交待,不管是员工、股东还是用户、合作伙伴,这是个很完美的过程。同时新浪的成功给整个产业带来很大的贡献,我们做了一个成熟的案例给大家看,如今这些创业公司,绝大部分都是按硅谷模式来走的。中国的互联网是惟一在短短几年之内完全靠民间力量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产业,而且能把外国兵团打得一塌糊涂,参与其中我很有成就感。

《创业邦》:如果再总结离开新浪的原因,您会有哪些思考?

王志东:外界有很多人说我不断融资、股权稀释太快,从而导致控制器旁落,其实从一开始就是四通占大股东地位,我个人的持股比例较小,单纯从股权上来说我很难控制新浪。关键的是,我认为四通利方正是因为引入了VC,才能顺利地发展。四通曾经投资了很多公司,现在能说得上来的有哪家?全都做得不好。如果当时不引入VC,我们有一万个理由死掉。

新浪内部和外部的人际关系极其复杂,我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复杂性,也比较大意,或者说有点不耐烦了。在我当时的意识里,已经对新浪做出了转型决定,如果转型成功我就继续干,不成功我就慢慢走,但是没想到他们想让我赶紧走。没有按照自己安排的方式离开,对我来说是一次意外,但绝对不是失败。新浪上市后已经变得比较安全,在我走后新浪还能够继续发展,这对我来说是挺开心的事,证明我打下的基础好。

“新浪缺少灵魂”

《创业邦》:您对新浪现在的发展怎么看?

王志东:很多事情没法说“如果”,但至少到今天为止,新浪第一门户的概念还存在,而且围绕新闻品牌和现有用户群发展的几个产品还比较成功,比如博客和去年推出的微博。当然,其他方面的机会新浪基本全都失去了,比如说游戏、搜索、邮箱服务、电子商务等,新浪涉及过很多领域,但都没有做起来。我觉得比较可惜,有坐吃山空的感觉。

《创业邦》:您觉得导致新浪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王志东:缺少灵魂。有媒体经常批评个人英雄主义,其实在美国这样现代管理最完善、最成熟的地方,个人英雄主义也非常突出,成功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有一个领袖人物,一个符号,你从这个人身上就能看出公司的文化、理想和状态,比如盖茨之于微软,乔布斯之于苹果。企业必须有灵魂,这位精神领袖能够真正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坚持下来。

新浪这么多年来主要的管理层基本还是原来的人,就是底下的人一层层往上升。这当然能让老员工看到升迁的希望,但是新鲜血液不足,相对来说缺乏创新。

“我觉得自己很像石破天”

《创业邦》:您对现在中国互联网整体的创新有何评价?如何看待普遍存在的“山寨化”现象?

王志东:互联网本来是最具创新意识的领域,但是我们在谈创新时,不能够排斥学习、模仿、引进,甚至拿来主义。我经常说一个好的企业可能就是99%的模仿加上1%的创新,这么说可能有些极端,底线是 80%的模仿加20%的创新。如果一味只追求创新,就像以前科研机构做的事情,最后做不成产品。吸收前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创新,成功的把握比较大。

模仿和学习有两个前提:一是要合法,现在有些“山寨”产品越过这个底线了,二是从大的产业发展上尽量要保持良性竞争。美国同质化的东西很少,虽然不断有人挑战Google,但都是有一种新的思路,而国内现在有个不好的习惯,从VC开始都喜欢搞“山寨”,国外出了新的东西就马上抄袭过来,甚至国内的公司都互相抄袭,最后谁都不敢创新,长期如此对行业发展很不利。

《创业邦》:您在中关村创业近20年,是知名的程序员,您怎么看技术人员创业?

王志东:我有时开玩笑说,我还真不是技术出身,因为读大三时就在中关村站柜台做“小倒爷”,毕业后分配到一家乳制品厂,后来一直混在中关村,因为帮客户修改了方正的照排系统,最后被王选发现,才招进方正开始做技术。很多程序员都说以我为榜样,觉得自己可以做管理、做销售,但我算是比较特殊,很早就有过市场销售的训练。

人的很多变化其实是被环境逼迫的,能不能进化,要看“基因变异”能力,就是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得有贵人相助。我这两天在让儿子看《侠客行》,里面石破天的成长道路是我比较欣赏的,或者说我觉得自己跟他很像。他一开始没什么野心,心地善良,挺爱玩,机缘巧合得到了各个大师的帮助,最后成为大侠。他能够虚心向各个门派汲取营养,最后融会贯通,用的是潜意识的方式。这是一种最高级的能力,因为只要是符合逻辑的东西,都可以用软件来实现,不需要人去做判断。为什么需要创业者和企业家?就是因为很多商业判断是没有逻辑的,必须用直觉。而创业最关键的是靠自己的悟性,然后是机会。

《创业邦》:您创业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贵人?

王志东:王选就是我的一个贵人,因为做中文平台的路子是他指引的,也是他把我从中关村柜台里“捞” 出来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贵人,可以是德高望重的,可以是身家万贯的,也可以是普通的同事、朋友。从任何一个人身上都能够学到东西,包括伤害你的人,他也在用某种方式帮你,在伤害你的过程中锻炼你,可能会激发你创造另外一个机会。

《创业邦》:您是从大学就开始创业了,如何看待现在的创业大环境?

王志东:有很多成功的创业者都是没上过大学或者没上完大学的,我也一直推崇大学生创业这种精神,但现在大学生创业稍稍有点走歪了。现在各地鼓励大学生创业,感觉是希望用创业来解决就业的压力。其实创业本身是实现梦想的过程,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活法、不同的精彩,大学这几年一去不复返,应该好好珍惜,而创业的机会永远都有。

十几年前我曾在一次会上提过两个观点:一是中国要发展起来,要搞“明星制”,美国为什么大学生都愿意创业?都愿意搞技术?因为有盖茨,他做软件能做成首富。如果我们都宣传杨百万,每个人都去投机、炒股票,那就是另外一种导向。所以我说中国IT行业要出现明星、偶像,让年轻人崇拜,创业的激情就阻挡不了。这个观点当时没有人认同。

第二个观点当时看也挺“雷”人的。当时很多人都在讨论中国的企业怎么都是小作坊,怎样扶持小作坊做大?我说,中国就需要很多小作坊,让它们自然形成几个航空母舰,这相当于鲤鱼跳龙门,跳龙门的过程最危险,政府千万别管,“抓两头,放中间”。龙门下边养的鲤鱼足够多了,自然就有鲤鱼往龙门里跳,跳的过程风险大,让它自生自灭,但只要跳过了龙门,就要鼓励扶持。

作者:jackxiang@向东博客 专注WEB应用 构架之美 --- 构架之美,在于尽态极妍 | 应用之美,在于药到病除
地址:http://jackxiang.com/post/3323/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昵称

网址

电邮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登入]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