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PHP,就为他的美所折服,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很多面试,很多人员能力要求都有“PHP高级工程师的字眼”,如果您真心喜欢PHP,并且您刚起步,那么我简单说说一个PHP高级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希望给初级或已经达到中级的PHP工程师一些帮助。

一、平静的心态

和所有程序员一样,要写一手好的程序,没有好的心态是不行的。

遇事不可急躁,不可轻言放弃。

在程序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初中级程序员,写出的程序或架构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比较弱智,而有些问题根本没有碰到过,于是不可太过急躁,应该逐个排查问题的最初源泉,将其干掉。急躁的心态去开发系统是对项目的一种不负责。急躁会让人学会将就,让人学会逃避。而我个人北京两年的简单生活,给我其中一个最大的历练也就是:我的心态更加平静了。

相信,这样的心态也会有助于你其他方面的处事能力。

为什么将心态列入其中,我是想说明:他不同于销售的职能,需要很大激情澎湃,而是需要静静的思考。

二、一套烂熟于心的问题解决思路

曾经有位程序开发的同事在QQ签名中写到:每解决一个bug,就给自己一个提升。的确,没有真正解决过无数的bug或问题的程序员,谈不上专家,谈不上高级程序员。而一个高级程序员正是从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历练自己,形成一套烂熟于心的问题解决思路,要自己强大的。

我也简单说说PHP程序员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果你一个也没遇到或很少遇到,那么您就是两个极端的人:要么初级入门,要么高级了,哈哈。

1,编码问题

2,PHP和SQL数据库执行效率问题

3,Session和Cookie域和加密解析问题

4,程序的执行顺序问题

5,程序编写的多环境适用问题

6,分类的构建和结构设计问题

7,字符串处理问题:正则表达式处理或简单PHP字符串处理函数来处理

8,各种模板引擎的编写局限性问题

9,PHP和web端数据交互问题(如ajax,接口调用等)

三、过硬的PHP基础知识

没有过硬的PHP基础知识,哪怕心态再好,问题解决的能力再强,也只能纸上谈兵。

过硬的基础知识会让你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游刃有余。

我也简单说说哪些属于PHP工程师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其实这些在招聘需求中很常见):

1,语法规则,这个不说了,这个不会,就没入门,赶紧买本书或找个网站补补

2,MYSQL各种sql语句的写法,增删改查基本的不说了,in,union,left,left join,as,replace,alter table,where的字段排序,各种索引建立的方法要特别熟悉

3,会自己搭建LAMP环境和WAMP环境,用集成软件一键式安装的不算。开发程序,对于自己开发的环境构建结构都不清楚,怎么排查问题?所以至少要会用对立的msi文件来安装自己需要的开发环境。安装3-5遍成功,这个算还行,还得会安装各种扩展,配置apache服务,知道各种参数设置的地方以及知道怎么设置各种参数;会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

4,熟悉web方面的其他程序,因为PHP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东西,他是一个和其他语言和要素配合来完成一个项目的,如果对其他语言和要素不太熟悉,在团队协作过程中会非常吃力。这些其他要素包括:html,javascript,jquery,xml,http协议,正则表达式等

四、综合的互联网应用及项目管理知识和素养

1,见识广博,擅于学习

只顾自己专研,不看看、学学人家的做法,会像井底之蛙,难以看到广阔的天空的;所以,不要只顾着天天编程,学会抽点时间去看看一些大型开源系统的架构思路,以及大型商务网站的构建方式。向他们学习,补充自己的不足。

比如至少该晓得不同类型的开源系统有哪些吧,比如Uchome,dede,phpcms,wordpress,discuz,帝国等等

看多了,你也会总结发现一些常规性的思路,比如缓存的机制,比如模板机制,比如静态页面生成等等。

2,项目解决方案选型

不同需求,用不同的机构和选型。也就是常说的“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有些架构固然强大,但是用于小型项目也会很吃力,就是杀机不用牛刀。根据需求来选型很重要。

选型不是随口就能定的,需要一个PHP程序员用于良好的储备,个人觉得至少需要以下储备,才具备选型能力:

熟练应用至少一个PHP框架,两-三个PHP开源系统;拥有自己的一套应用系统。

3,良好的项目管理素养

项目不是一直开发过程中,项目也会进入运营期,维护期,这样,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素养会使项目更加稳定,可控。

良好的项目管理素养包括:

良好的项目开发及维护习惯,记住:千万别为了一时的省力,造成后面多次的重复劳动。时时提醒自己将工作流程化,流程规划化,规范简单化。

良好的多人合作管理意识:项目不是一个人的,是多人协作的产物,也是服务于大众的,因而,要提升协作意识,让相关人员一同来完善项目。

4,丰富的项目开发应用经验

学理论,去考试或考核是学校里面的事儿,没有项目经验,就像满肚子经文,吐也难吐出。

这就需要实际的项目将自己的知识去学会转化为需求实现。

5,良好的开发规范

代码可读性强:对象,方法,函数的注释;一套成熟的命名规范;

代码冗余度底:程序和文件的重用性大,高内聚,低耦合

执行效率高:用最简单的程序流程实现应用需求,勿扰大弯子

代码安全性好:做一名警惕的程序员,任何有用户输入和上传文件的地方都得额外谨慎,也许一个程序员一时的疏忽就会导致一个系统顷刻间崩溃。

另外,多废话几句,PHP高级工程师,其实对于一个稍微能坚持,并喜欢PHP的来说不太难;难的是学会用工具来实现想法,不管是自己的想法还是他人的需求,学会转化。

这样,不防多了解些互联网发展的趋势,项目开发管理流程等等
最近做的一个h5活动因为嵌入视频而发现了好多以前从未发现的问题,在测试的时候不同系统不同版本不同环境等多多少少都出现了些问题,搞得我也是焦头烂额的,不过好在最终问题都解决了,自己也学到了好多东西,为了方便以后用到参考,所以就记下来咯。现在有一个感悟就是当问题来临的时候不要觉得沮丧不要抱怨而要积极面对,有问题就说明自己做的不够好,而问题解决之后自己又能积累一些,又能学到一些新东西,这样不是挺好的吗。哈哈,下面我就简单记下这次h5项目中的问题。

1,webkit-playsinline playsinline 可用于防止ios用户视频播放自动全屏(safari是顽疾暂时没办法搞定),android是不自动全屏的。

2,$('.video').on('ended',function{}) 用于检测在视频播放完(不管是快进还是自动播完)之后执行某些操作。

$('.video').trigger('play')和document.getElementById('video').play 用于触发播放视频,由于autoplay在手机端为保护用户流量而被禁用的。

document.getElementById('video').pause 暂停

document.getElementById('demo').volume+=0.1 控制音量

3,audio不支持autoplay:iphone6下safari,三星(微信 第三方浏览器(chrome))

audio支持autoplay:iphone6下微信,三星自带浏览器

video不支持autoplay:iphone6下safari,三星(微信 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chrome))

video支持autoplay:iphone6下微信

以下方案可解决部分手机自动播放问题(当然还有好多不同手机包括不同系统版本还没测,以后会继续更新的)

1 function autoPlay(id){
2     var 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3         play = function{
4  a.play;
5 document.removeEventListener("touchstart",play, false);
6         };
7     a.play;
8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WeixinJSBridgeReady", function  {//微信
9        play;
10     }, false);
11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touchstart",play, false); //触摸
12 }
13 autoPlay('audio');
5,然后就是这次遇到一个大bug,视频开始是隐藏的,但当我点击让它显示出来然后播放时,页面是显示出来了,但是有部分手机是只有声音而没有图像,这说明video没有显示出来就已经播放了,后来解决方案是再show一遍,而且而且不能给播放视频事件加延迟,否 则在有些手机也会遇到问题,可是到现在我差不多只能猜测这样的结果,因为实在是出现的没有规律,以后只能继续积累了。

6,还有以前很少用到unbind方法,但是这次发现你点击一个页面如果过快的话可能会二次触发的,所以如果只是想触发一次那就在触发结束后用unbind解绑事件。

上面基本上就是这次项目中遇到的问题,下面再继续延伸一些相关知识以便下次用到:

7,停止下载视频(由于当你暂停视频后有的浏览器可能还会继续下载视频):

var 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

a.pause;

a.src=''; 或 a.removeAttribute("src");

8,设定播放的时间点定位:

var 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

a.seekable.start(0); // 返回开始时间 (秒)

a.seekable.end(0); // 返回结束时间 (秒)

a.currentTime = 100; // 定位到第 100 秒播放

a.played.end(0); // 返回已经播放的时间长度(秒)

9,设定播放范围:

当在网页里嵌入视频/音频文件时, <audio>或<video>元素允许我们提供一些额外的信息来指定播放哪一时间段。实现的方法是在媒体文件后面跟随(“#”)格式的信息。如:

src="video.mp4#t=10,20" (从10s播放到20s)

src="video.mp4#t=10" (从10s播放到完)

src="video.mp4#t=,10" (从开头播放到10s)

这次先到这里吧,下次碰到再补充吧。
情况一:在GET请求后面多加了一个空格,导致在在GET后面是两个空格。http协议真是太严格了,一点点差别都无法通过,返回505状态码:
http://blog.csdn.net/sing_sing/article/details/5972438
情况二:nginx模块配置导致:
nginx.conf


justwinit.conf


============================================
来自: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0420242
[调侃苹果]Swift语言是一门仅仅次于PHP这门最好语言,没有这一的老二语言,弥补PHP的不足。当然Swift也确实可以去做Ios开发。。
背景:Swift是静态语言?听说这门子语言linux也默认安装支持啦啊,开源中国要用Swift重写整个网站了。Swift静态语言 + PHP动态语言,绝妙的组合。当然了。Swift性能很强的。
定位:Swift是静态语言,和Rust定位差不多的。系统级语言?胡说,无稽之谈,操作系统层面完全可以替换C,Swift可以直接导入C库,它还很胶水,能打能退,边打边跑,性格倔强。
概论:可以取代C来写一些底层软件,c写程序效率有点慢,不管怎么说,swift只是一门语言,作者的另外一个作品是LLVM,Swift的性能差不多是 C的50%左右,内存模型和C几乎一致。有人问swift 能搞底层吗?!完全可以。
比肩语言:GO语言个人觉得意义不大,标榜自己是系统级语言,实际上是个应用层语言,和PHP来抢市场。之前说 GO是替代C语言的 现在 swift又是替代GO的,swift 跟Go都是偏应用层,swift的作者年轻而go的作者有点老。
极客语言:Golang的语法也确实不是特别友好,比较Geek,Go语言的作者是以前Plan9那帮人搞的,go作者是超级大师级,大师毕竟是少数,人人不可能成大湿。
回归本质:c 是内功, 其他都是招式。C语言最朴实。随便拿个C的开源项目过来,只要你有C的功底都能改改。继续做二次开发。其他的语言,像PHP,Java,Go,C++ 你不花点时间研究下这个项目,完全上不了手。

结论,学不过来了 还是好好 学 PHP把 PHP才是世界最好的语言, PHP就你们这群老家伙在玩 新人也不少,不玩PHP玩什么,能赚钱就行 管他什么语言.


学习PHP之余,学下这门swift吧:
http://letsswift.com/2014/06/basic-operators/
http://letsswift.com/category/swiftguide/language-guide/page/3/
背景:现在流行nginx,于是安装一个监控可能没有必要,但是机器多可能还是有必要装一个agent之类的,这种小工具一般有个三五台服务器可以用用,大型的还得自己搞一套体系才行。

场景

想查看Nginx的实时状态信息,如哪些请求最频繁、哪些IP访问次数多 ……

例如服务器出现带宽持续很高,就需要看下现在哪些请求的流量大

ngxtop

ngxtop就是用来满足这些实时监控需求的,是个非常小巧实用的工具

ngxtop通过分析nginx的访问日志,使用类似top命令的界面实时展示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ngxtop是查看实时状态信息,就是在执行ngxtop命令之后的统计信息,和top一样,不要理解为是对所有日志内容的统计

基本用法

$ ngxtop

结果形式如下

显示大图


实用案例

查看404状态的请求

$ ngxtop top request_path --filter 'status == 404'

查看响应流量最高的请求

$ ngxtop --order-by 'avg(bytes_sent) * count'

查看访问量最大的IP

$ ngxtop --group-by remote_addr

查看状态为4xx或者5xx的请求,同时显示status和http_referer信息

$ ngxtop -i 'status >= 400' print request status http_referer

查看以某字符串开头的请求

ngxtop --filter 'request_path.startswith("/wp")'

参数说明

-l: 指定日志文件的完整路径,默认情况下会读取nginx.conf里指定的访问日志路径

-f: 日志格式

-t : 更新频率,默认2秒

-g: 根据变量 group by,默认变量是 request_path

-o: 根据变量 order by,默认变量是 count

-h: help,详细的命令参数说明和使用方法,可以用这个参数查看帮助

内置变量

可以对以下内置变量进行操作,例如上面案例中的'status >= 400'

bodybytessend

http_referer

httpuseragent

remote_addr

remote_user

request

status

time_local

安装

ngxtop的安装需要依赖库 pip

然后使用pip安装 ngxtop

$ sudo pip install ngxtop
第一种方法:Command+M只能最小化一个窗口。
Macr如何快捷切换桌面 Mac切换桌面快捷键操作教程
第二种方法:把程序快速隐藏,切换到桌面,按F11,如下图:
Macr如何快捷切换桌面 Mac切换桌面快捷键操作教程
第三种方法:换桌面1 桌面2 可以用 command +1 或者 2来切换,实现窗口的切换。
Macr如何快捷切换桌面 Mac切换桌面快捷键操作教程
第四种方法:Fn+f11;苹果键+f3;触控板五个手指扩张,实现所有窗口最小化。

来自:http://www.pc841.com/article/20150311-43140.html

苹果扩展显示器:
https://www.macx.cn/thread-2048166-1-1.html
背景:生成一个唯一性的uuid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用它标识一个唯一的事物,或一次接口请求只能一次,统一了格式。
用redis队列吧
每次要唯一值都从redis里面拿
uniqid() 性能狠low
你这么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当前 机器IP+ pid+microtime+rand
pid是当前进程号





*************************************************************************************

也可以直接用sql语句生成如:
直接在insert语句中插入UUID作主键的用法(简便):
insert into Price( Name, UUID, Price, BID) values('FEIFEI_TEST', uuid(), 32, 3);

************************************************************************************

php生成uuid 来表示唯一码
uuid是什么?guid是什么?php如何生成uuid?(google 搜索相关内容时使用uuid + mysql得到的结果较uuid+php要多些)

这里有一篇关于UUID的说明 蛮详细

http://mlxia.javaeye.com/blog/279059

以下部分内容为转载:

我唯一还算熟悉的数据库就 算是MySQL了,大概使用MySQL的人,百分之九九以上的人会使用Autoincrement ID做主键,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MySQL的自增ID效率很高,使用也很方便。那么剩下的百分之一的人使用什么做主键呢?可能是自己做的 KeyGenerator,也可能是我们下面要说的UUID。

据说在Oracle的圈子里,如果谁用自增ID做主键是要被鄙视的,主键最自然的选择就是UUID。我不了解Oracle,这些道听途说的结论是否正确不做承诺。

那么我们先看看什么是UUID?简单的说,UUID是指在一台机器上生成的数字,它保证对在同一时空中的所有机器都是唯一的。在UUID的算法中,可能会用到诸如网卡MAC地址,IP,主机名,进程ID等信息以保证其独立性。

如果你的MySQL版本不太老的话,键入 SELECT UUID(); 输出的就是UUID,如下:

mysql> select uuid();
+--------------------------------------+
| uuid()                               |
+--------------------------------------+
| 54b4c01f-dce0-102a-a4e0-462c07a00c5e |
+--------------------------------------+


现在大家应该对UUID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了,我们来看看UUID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优点:

能够保证独立性,程序可以在不同的数据库间迁移,效果不受影响。
保证生成的ID不仅是表独立的,而且是库独立的,这点在你想切分数据库的时候尤为重要。

缺点:

比较占地方,和INT类型相比,存储一个UUID要花费更多的空间。
使用UUID后,URL显得冗长,不够友好。

下面针对上述UUID的缺点说说我的看法,比较占地方这个缺点我不是很在乎,现在最不值钱的就是硬盘了,略过此条缺点无妨。至于说使用UUID后,URL 显得不友好,我觉得这多少是你的INT情结造成的惯性思维,其实,和INT类型相比,UUID才是最自然的主键选择,注意,我这里用的是自然这个形容词, 仔细体会一下你能理解我的意思。另外,很多时候,URL本身就不需要友好,比如,一个电子商务网站,按照INT友好的URL说法,她的订单URL大概是下 面这个形式的:/order.php/id/123,我要说明的是,这样是很友好,但是有些太友好了,友好的甚至不安全,比如说,我早晨下一个订单,发现 URL是/order.php/id/1000,晚上再下一个订单发现URL是/order.php/id/2000,那么我就可以估计出此网站一天的订 单数大致是1000左右,甚至能大体估计出它的销售额,而这些数据往往都是重要的商业秘密。使用UUID就没有这个顾虑。

效率?

如果上面说的UUID的所谓缺点都不成立的话,那么是否使用UUID做主键,唯一的问题就是效率了。据说在PostgreSQL等数据库里,都有专门的 UUID类型,在这样的数据库里,使用UUID做主键,效率没有任何问题,可惜在MySQL里没有这样的字段,如果想在MySQL里保存UUID做主键, 一般是使用CHAR(36)来模拟,因为不是一个原生的UUID类型,所以主键的效率到底如何有待测试,另外,UUID做主键的效率和UUID本身的算法 实现也有很大关系。

我本来想在我自己的电脑上插入1000000条数据测试一下看看来着,可惜一测试,硬盘灯就一直亮,让我很担心它会挂,虽然硬盘不值钱,但是我重要的数据都在上面,一旦坏了,损失就大了,所以,测试只好作罢。

至于在MySQL上使用UUID(用char(36)存储)做主键,效率到底如何,我也不知道,抱歉 -_-!!!

如何生成UUID?下面这种方法生成的貌似不是UUID,因为MD5实际上是可能存在重复值的(参考http://www.phpx.com/happy/archiver/tid-56636.html),况且使用随机更不能避免存在重复.所以应直接使用mysql中的uuid函数生成

de> function uuid($prefix = '')

     {

     $chars = md5(uniqid(mt_rand(), true));

     $uuid     = substr($chars,0,8) . '-';

     $uuid .= substr($chars,8,4) . '-';

     $uuid .= substr($chars,12,4) . '-';

     $uuid .= substr($chars,16,4) . '-';

     $uuid .= substr($chars,20,12);

     return $prefix . $uuid;

     } de>

在mysql中插入uuid使用mysql的uuid()函数

INSERT INTO Table(id,..) VALUES( UUID(), ...)

当然也可以用 SELECT UUID() 先得到一个uuid值再插入进去

题外:

可能相比较使用整型做主键,效率稍差,
另外一个问题是可能导致URL太长,比如显示某个id下的分类时
通常这样category.php?cid=2 但是现在可能是category.php?uuid=a93f16c5-9634-102c-824f-3ea0651c5b77
是否能更改为整型做主键

摘自 :http://blog.csdn.net/china_skag/article/details/7297957
1.DRY原则:不要重复(Don’t repeat yourself)--程序设计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避免重复。许多编程结构(比如循环、函数、类等)的存在就是为了避免重复。

2.抽象原则:“每个在程序中有意义的功能片段应该只在源代码的一处地方实现”。

3.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原则:简单性(避免复杂性)应该永远当作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写简单的代码,不但花费的时间少,错误少,而且修改起来也容易。

4.避免创建YAGNI(You aren’t going to need it)原则:只有当你需要的时候才去添加额外的功能,不需要就不要画蛇添足。

5.方法要最简单,效果要一样好:在编程时,我们需要问问自己“有没有最简单的完成任务的途径”,这有助于我们保持一直行走在简约设计的道路上。

6.不要让我思考:这实际上是由Steve Krug写的一本书的书名。关键要点是,代码应该尽可能地易于阅读和理解。如果阅读人需要大量的思考才能理解代码,那么或许这代码还需要被简化。

7.开/闭原则: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在扩展时应该开放,在修改时应该关闭。换句话说,你写的类大家可以扩展,但不能修改。

8.为维护者写代码:值得写的代码要保证将来一定值得维护。未来的你由于经历的代码太多,也许再回过头来看这些代码的时候,也和其他人一样,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全的陌生人。请记住,“写代码的时候,就假设将来要维护的人是个知道你住在哪里的暴力型精神病患者吧”!

9.最小惊讶原则:最小惊讶原则通常引用于用户界面方面,但这一原则也适用于编写代码。代码应该尽可能地不要让阅读者惊讶。遵守标准约定,注释说什么代码就做什么,命名是什么意思代码就是什么意思,尽可能地避免惊讶导致的潜在的负面影响。

10.单一职责原则:代码(如类或函数)的组成部分执行的应该是一个单一的明确的任务。

11.最小化耦合原则:代码的任何部分(代码块,函数,类等)都应该尽量减少对其他代码的依赖。这可以通过尽量不要使用共享变量来实现。“低耦合常常是计算机系统构造良好和设计良好的标志,并且当和高内聚力相结合的话,还可以大大支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的整体目标。”

12.最大化内聚原则:具有相似功能的代码应该放在同一个组件内。

13.隐藏实现细节原则:隐藏实现细节,允许在改变代码组件的实现的同时,最低限度地减少对使用该组件的其他模块的影响。

14.得墨忒耳定律:代码组件应该只和它们的直接关系(如继承的类,包含的对象,通过参数传递的对象等)沟通。

15.避免过早优化原则:除非代码开始工作,否则甚至就不要有优化的念头。只有当你必须要优化的时候,才能借助实战数据的帮助。“我们一定要有大局观,过早的优化是万恶之源”--Donald Knuth。

16.重用代码才是好代码:这和任何其他法则一样精辟。重用代码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靠性,并减少开发时间。

17.关注点分离原则:不同的功能区域应该由明显的重叠最小的代码模块进行管理。

18.拥抱变化原则:这是Kent Beck写的一本书的副标题,也被认为是极端编程和通用敏捷方法的原则。许多其他原则都基于这个理念:你应该期待和欢迎变化。事实上,很多古老的软件工程法则,例如最小化耦合原则,就是和让代码变得更容易改变是直接相关的。无论你是不是一个极端编程的实践者,这种写代码的方法真的很有意义。
背景:博客采用了ssl的https和http访问,自己后台登录和搜索采用https,而发现在搜索时出现https://jackxiang.com/visit.php有时从www.jackxiang.com里进去后出现,https://www.jackxiang.com:80/visit.php,查看模板里的这个变量值是:action="https://{$_SERVER["HTTP_HOST"]}/visit.php",我其实是想它走https://jackxiang.com/visit.php,一查原来是这个变量的问题,于是修改成了:action="https://{$_SERVER["SERVER_NAME"]}/visit.php" 就好了,如下:

PHP $_SERVER["SERVER_NAME"]与 $_SERVER['HTTP_HOST'] 区别对比如下:
相同点:
当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两者会输出相同信息。
1. 服务器为80端口
2. apache的conf中ServerName设置正确
3. HTTP/1.1协议规范

不同点:
1. 通常情况:

_SERVER["HTTP_HOST"] 在HTTP/1.1协议规范下,会根据客户端的HTTP请求输出信息。
_SERVER["SERVER_NAME"] 默认情况下直接输出apache的配置文件httpd.conf中的ServerName值。

2. 当服务器为非80端口时:

_SERVER["HTTP_HOST"] 会输出端口号,例如:111cn.net:8080
_SERVER["SERVER_NAME"] 会直接输出ServerName值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理解为:HTTP_HOST = SERVER_NAME : SERVER_PORT

3. 当配置文件httpd.conf中的ServerName与HTTP/1.0请求的域名不一致时:

httpd.conf配置如下:
<virtualhost *>
ServerName 111cn.net
ServerAlias www.111cn.net
</virtualhost>
客户端访问域名www.111cn.net
_SERVER["HTTP_HOST"] 输出 www.111cn.net
_SERVER["SERVER_NAME"] 输出 111cn.net

所以,在实际程序中,应尽量使用_SERVER["HTTP_HOST"] ,比较保险和可靠。

来自:http://www.111cn.net/phper/php-cy/59314.htm
PHP-fpm下的fpm的children参数:
Opt Children Number = Total CPU Resource / CPU Usage Per Request,
第一个是物理核数? 第二个是每个请求对cpu的使用率? 第二个数值怎么去得到呢?
来自:桶哥的一篇关于swoole的心跳的文章,作为Swoole顾问(顾得上就问,是为「顾问」)得推一下这篇文章,最后只留下一配置,其实我也不是太明白原理,我在想如果是局域网里还需要心跳?
——————————————————————————————————————————————————————————————————————
swoole提供了一个心跳的功能,很多朋友感到困惑。
心跳是什么?
顾名思义,心跳是判断一个事物生还是死的一个标准,在swoole里,心跳是指用来判断一个连接是正常还是断开的。
从TCP协议说起
我们都知道一个五元组标识一个网络连接,创建一个连接有三次握手,而断开一个连接有四次挥手。不管是服务器还是客户端
发起连接的关闭,都会完整的走完四次挥手的过程,这样,一切很完美,系统回收这个fd,应用层也可以通过onClose回调处理相关的事情.
fd是什么?
fd学名是文件描述符,在unix的哲学就是一切皆文件中,这个fd就是系统层暴露给业务层的用来表示一个五元组网络连接的标识。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索引,通过对这个fd的操作,系统层可以找到相应的连接而且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如发送数据到网瞳,进行连接关闭等等。
为什么要心跳?
刚才提到,如果我们要关闭某个连接,我们可以在业务层对fd发起关闭连接的操作,以swoole为例:
$server->close($fd);
正常情况下,都会走完整个四次挥手,(swoole会有onClose回调),系统回收fd,以待分配给其他的连接。
那系统为什么要回收fd,因为fd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需重复利用。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突然拔掉网线或蓝翔演习挖断光缆,服务端并不能感知到这个连接的异常,但实际上是这个连接已经失效了,如果没有一个回收机制,这类连接将用光所有的fd,导致系统不再能接受新的连接请求,所以就有了心跳机制。
什么是心跳机制?
心跳机制就是业务层来提供一个连接是否存活的一个方法,让系统能判定一个连接是否失效。一般有两种实现方式:
1: 客户端定时发送一个心跳包,告诉服务器我还活着,服务器定时检测所有客户端列表,看他们最后一个心跳包的时间是否过长,如果过长,则认为已无心跳,判定为死连接,主动关闭这个连接。
2: 服务器定时询问所有的客户端,你们还活着么?如果活着,给我个回馈,没得到回馈的客户端,格杀勿论。
两种心跳方案有什么区别?
第一种方案,对服务器和网络的压力更小,而且更具有灵活性,但需要客户端配合定时发送心跳包。
第二种方案,对服务器和网络压力更大,不建议使用。
心跳在swoole里的实现
swoole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案
swoole会在主进程独立起一个心跳线程,通过定时轮询所有的连接,来判断连接的生死,所以swoole的心跳不会堵塞任何业务逻辑。
那怎么判断连接的生死了?swoole在connection结构体中有 time_t last_time 字段,用来存放最后一次收包的时间戳,进而通过与这个时间对比来判定是否存活
于是,swoole有两个配置:
heartbeat_check_interval: 服务器定时检测在线列表的时间
heartbeat_idle_time:      连接最大的空闲时间 (如果最后一个心跳包的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超过这个值,则认为该连接失效)
配置建议
建议 heartbeat_idle_time 为 heartbeat_check_interval 的两倍多一点。
这个两倍是为了进行容错,允许丢一个包
而多一点是考虑到网络的延时。
你可以跟据实际的业务来调整这个容错率(允许丢几个包)。
补充
1、系统层面也提供心跳机制,只不过粒度相对比较粗,而且时间稍长,没有应用层灵活
2、swoole还提供ping的功能,通过配置ping值,swoole内核可以判断只是一个心跳包,而不会,也没必要把数据包转发应用层(onReceive)。
3、心跳不只是swoole独有,大多数tcp的网络服务都会考虑到这个问题
背景:我们特别是在想对两个都各带一列且没有行对齐且行数不一致的关联性的文件做关联成一行的时候,会想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去先后打开两个文件(可能高级点的语言可以一次读取到内存,以PHP这种擅长处理字符串的语言为例,且文件要小,当然你可以对PHP占用内存作调整配置。),对文件里面的所有列全部读取到数组,再用循环对数组每行进行分割提取出关联行,再读取另外一个文件一样分离出相同的部分形成数组键,值就是一行,对第一个文件里面的关联列一个一个去第二个文件里面的数组里循环查找到查到为止,找到后,对以找到的这行的key定了,当然就对应上了,这个看起来简单,得6到7行,往往伴随着那个一行里面提取部分,也就是说需要arr=explode(sep,line),取arr某些键值和第一个文件(也可能需要类似explode操作)有关联的显示出来,你还会说,这个不难,有Excel可以实现,先对这两个文件所关联列进行排序,然后,复制粘贴在一块就OK了,感觉很简单也挺棒的,但是,假如两行的数据里面有重复行,两个文件不一样的行数,这个再像linux下的paste俩文件一样行去搞可能就会有问题了,是不是有点难搞,还得去重复啥的,其灵活性可能还是欠佳,往往需求上对重复部分只留下一个就OK的处理方式居多,Excel想做到这样引入了去重复后让两行一样多的操作,SO,有没有简单可行,优雅简洁的处理方式呢?有,那就是上面描述的可以用awk一行搞定,听说由三个数学家的名字首字母发明出来的,它优雅的使用两个类似宏的东西NR,FNR两个变量实现了上面一堆功能,对行和列处理应该相当有水平,在此,我向他们致敬。
—————————————————————————————————————————————————————————————————————————
书上说:
NR,表示awk开始执行程序后所读取的数据行数.
FNR,与NR功用类似,不同的是awk每打开一个新文件,FNR便从0重新累计.
下面看两个例子:  
1,对于单个文件NR 和FNR 的 输出结果一样的 :
# awk '{print NR,$0}' file1
1 a b c d
2 a b d c
3 a c b d
#awk '{print FNR,$0}' file1
1 a b c d
2 a b d c
3 a c b d  
2,但是对于多个文件 :
# awk '{print NR,$0}' file1 file2
1 a b c d
2 a b d c
3 a c b d
4 aa bb cc dd
5 aa bb dd cc
6 aa cc bb dd
# awk '{print FNR,$0}' file1 file2
1 a b c d
2 a b d c
3 a c b d
1 aa bb cc dd
2 aa bb dd cc
3 aa cc bb dd
在看一个例子关于NR和FNR的典型应用:
现在有两个文件格式如下:
#cat account
张三|000001
李四|000002
#cat cdr
000001|10
000001|20
000002|30
000002|15
想要得到的结果是将用户名,帐号和金额在同一行打印出来,如下:
张三|000001|10
张三|000001|20
李四|000002|30
李四|000002|15
执行如下代码
#awk -F \| 'NR==FNR{a[$2]=$0;next}{print a[$1]"|"$2}' account cdr
注释:
由NR=FNR为真时,判断当前读入的是第一个文件account,然后使用{a[$2]=$0;next}循环将account文件的每行记录都存入数组a,并使用$2第2个字段作为下标引用.
解释,在读取文件1时候,形成如下数组结构:
a[000001]=张三|000001
a[000002]=李四|000002
                …………
由NR=FNR为假时,判断当前读入了第二个文件cdr,然后跳过{a[$2]=$0;next},对第二个文件cdr的每一行都无条件执行{print a[$1]"|"$2},此时变量$1为第二个文件的第一个字段,与读入第一个文件时,采用第一个文件第二个字段$2为数组下标相同.因此可以在此使用a[$1]引用数组。

解释,按顺序读取到第二个文件时候,文件二第一行输出数组和第二列,如下:
a[000001]  | 10    =>   张三|000001 | 10

第一个文件的第二列和第二个文件的第一列关联,a数组存的是第一个文件的按第二列为键值每行。
总结,NR,FNR结合next循环,在数组的key存放关键关联列信息,这个逻辑的核心就在于此,再通过这个awk列$N(N为第几列)优势,只要有关联列,就能这样去匹配出来的行可以任意列输出,相当灵活,优雅,简洁。

=====================自己在日常中的实践如下AddTime:2016-03-25===========================
两个文件里都有UUID的编号及对应的线上机器下载的UUID文件名及后缀,想变成对应的用户上传的中文名加后缀:
(中文名里有各种符号像中文的括号、竖线、空格啥的都得去掉,否则批量肯定会没法成功重命名,需求相当可恶)
windows操作系统虽然好用,但是并不适合研发人员,它的命令行(暂且只说dos, 虽然可以用vb, vbscript,
但是本人不太熟悉,写法上也不太适合做编程)实在是太弱了,想想linux下的shell,用起来还是挺方便的!
方法一:
bianhua_move_comand.txt   //得把那个uuid列先单出来,当然,也可用split进行分割直接取数组1,先讲一次性解决,再讲两步来处理。
cee7b22e-f502-4fed-85a4-1db2c8c42468.mp4
1aabd2ac-2133-43d6-921d-b5bd2a34182e.mp4
./bianhua_title_uuid.txt
【新春征集】重庆两江新区《龙兴》        cee7b22e-f502-4fed-85a4-1db2c8c42468
【新春征集】重庆两江新区《伟业》        1aabd2ac-2133-43d6-921d-b5bd2a34182e

awk能够指定分隔符既可以为制表符,又可以为点,那么处理将会变得简单。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来指定多个分隔符,格式为 -F[\\t.],
直接指定两个分割符号,分别是\t,和.点,注意斜杠需要转义,awk中-F可指定两种或多种分割符号用[]括起来,awk语句及执行如下所示:

结果达到了mv移动的目的:                                                                            ......
mv /path/cee7b22e-f502-4fed-85a4-1db2c8c42468.mp4 /path/newfolder/【新春征集】重庆两江新区《龙兴》.mp4
mv /path/1aabd2ac-2133-43d6-921d-b5bd2a34182e.mp4 /path/newfolder/【新春征集】重庆两江新区《伟业》.mp4

方法二:
当然,也可分两次来做,把关联的列都单独出来后,再用awk去做这个事情,总之,都需要写split分割,如下步骤:
awk -F. '{print $1"\t"$0"\t"$2}' bianhua_move_cond.txmat  > bianhua_move_comand2.txt
bianhua_move_comand2.txt
经上面的awk处理后其 ./bianhua_move_comand2.txt 结构如下所示:
1aabd2ac-2133-43d6-921d-b5bd2a34182e 1aabd2ac-2133-43d6-921d-b5bd2a34182e.mp4        .mp4
1aabd2ac-2133-43d6-921d-b5bd2a34182e 1aabd2ac-2133-43d6-921d-b5bd2a34182e.mp4        .mp4

把以UUID的文件移到新的目录,并以中文对应名进行赋值,如下:
awk -F\\t 'NR==FNR{a[$1]=$0;next}NR>FNR{if($2 in a) split(a[$2],array,"\\t");print "mv /path/"array[2] " /path/newfolder/"$1array[3]}'  bianhua_move_comand2.txt  bianhua_title_uuid.txt

其实,去掉NR>FNR也一样可以运行,如下:

最后,还可以去掉in的数组判断,更加简化:


mv /path/cee7b22e-f502-4fed-85a4-1db2c8c42468.mp4 /path/newfolder/【新春征集】重庆两江新区《龙兴》.mp4
mv /path/1aabd2ac-2133-43d6-921d-b5bd2a34182e.mp4 /path/newfolder/【新春征集】重庆两江新区《伟业》.mp4

附录:
split(str,array,sep)
使用分隔符sep把字符串分解成数组array
if($2 in a) //假如这个$2变量在数组里面
-F \\t \|  //以斜杠转义下斜杠,制表符和竖线,-F是awk指定的分割符。
假如用PHP实现的大致的流程,和上面一行解决问题起到一个比对作用:
rename.php

实践的最初素材来自:http://www.linuxidc.com/wap.aspx?nid=61174 ,及相关人的讲解,Thanks...
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历史久远的手动记录日志功能:“文件”——“会话日志”,选择日志文件的存放位置并拟定文件名,点击保存。
自动记录日志功能:
1.       选择“选项”——“全局选项”,打开全局选项,在常规设置中找到“默认会话”设置项,点击右侧的“编辑默认设置”:
英文版下:选择“Options”——“Global Options”,打开全局选项,在常规设置中找到“default session”设置项,点击右侧的“edit default settings”:
2.       上一步骤操作后,打开如下图所示的界面,选择“日志文件”(英文版下选择“Log file”),如下图所示,让我们分别解释一下右侧四个红色方框部分。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335530da88aa0b19cb41c3b9.html
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是通过 HTTP 协议进行连接通讯的。这是一种基于请求和响应模型的协议。浏览器通过 URL 向服务器发起请求,Web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执行一段程序,然后做出响应,发送相应的html代码给客户端。
这就有了一个问题,Web 服务器执行一段程序,可能几毫秒就完成,也可能几分钟都完不成。如果程序执行缓慢,用户可能没有耐心等下去,就关闭浏览器了。
而有的时候,我们更本不关心这些耗时的脚本的返回结果,但却还要等他执行完返回,才能继续下一步。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只是简单的触发调用这些耗时的脚本然后就继续下一步,让这些耗时的脚本在服务端慢慢执行?
经过试验,总结出来几种方法,和大家share:
1.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返回给客户端的HTML代码中,嵌入AJAX调用,或者,嵌入一个img标签,src指向要执行的耗时脚本。
这种方法最简单,也最快。服务器端不用做任何的调用。
但是缺点是,一般来说Ajax都应该在onLoad以后触发,也就是说,用户点开页面后,就关闭,那就不会触发我们的后台脚本了。
而使用img标签的话,这种方式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异步执行。用户浏览器会长时间等待php脚本的执行完成,也就是用户浏览器的状态栏一直显示还在load。
当然,还可以使用其他的类似原理的方法,比如script标签等等。
2. popen()
resource popen ( string command, string mode );
//打开一个指向进程的管道,该进程由派生给定的 command 命令执行而产生。打开一个指向进程的管道,该进程由派生给定的 command 命令执行而产生。
所以可以通过调用它,但忽略它的输出。
pclose(popen("/home/xinchen/backend.php &"
这个方法避免了第一个方法的缺点,并且也很快。但是问题是,这种方法不能通过HTTP协议请求另外的一个WebService,只能执行本地的脚本文件。并且只能单向打开,无法穿大量参数给被调用脚本。
并且如果,访问量很高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进程。如果使用到了外部资源,还要自己考虑竞争。
3. 使用CURL
这个方法,设置CUROPT_TIMEOUT为1(最小为1,郁闷)。也就是说,客户端至少必须等待1秒钟。
$ch = curl_init(); $curl_opt = array(CURLOPT_URL, 'http://www.example.com/backend.php', CURLOPT_RETURNTRANSFER, 1, CURLOPT_TIMEOUT, 1,); curl_setopt_array($ch, $curl_opt); curl_exec($ch); curl_close($ch);
4. 使用fsockopen
这个方法应该是最完美的,但是缺点是,你需要自己拼出HTTP的header部分。
$fp = fsockopen("www.example.com", 80, $errno, $errstr, 30); if (!$fp) { echo "$errstr ($errno)<br />\n"; } else { $out = "GET /backend.php / HTTP/1.1\r\n"; $out .= "Host: www.example.com\r\n"; $out .= "Connection: Close\r\n\r\n"; fwrite($fp, $out); /*忽略执行结果 while (!feof($fp)) { echo fgets($fp, 128); }*/ fclose($fp); }
所以,总体来看,最好用,最简单的还是第一种方法。
最完美的应该是最后一种,但是比较复杂
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欢迎交流。
来自:http://www.laruence.com/2008/04/14/318.html

背景:运行指定扩展配置文件extension.ini的扫描目录,这样结构化有利于运维进行模块添加,也是后来我运维时看到并实践的文章,参考文章,http://jackxiang.com/post/8613/。

参数 --prefix=/usr/local/php --with-config-file-scan-dir=/usr/local/php/etc/
一定要设置正确,多个PHP版本须编译安装在不同路径!!!后面编译后无法修改此项:
Set the path in which to look for php.ini [PREFIX/lib]
--with-config-file-scan-dir=PATH
php.ini的扩展目录,php  -c /usr/local/php/etc/php-workerman.ini  --ini=/usr/local/php/etc/php-workerman.d --help|grep scan 编译完php二进制后并没有提供参数指定。

作者:风吹我已散博客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f13402d5217e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PHP7在和PHP6一块时注意这个参数,下面就是编译时给指向了PHP5的目录了,出现运行报错,如下:
/usr/local/php7/bin/php start.php
PHP Warning:  PHP Startup: Unable to load dynamic library 'redis.so' (tried: /usr/local/php/ext/redis.so (/usr/local/php/ext/redis.so: Undefined symbol "zval_used_for_init"), /usr/local/php/ext/redis.so.so (Cannot open "/usr/local/php/ext/redis.so.so")) in Unknown on line 0
Usage: php yourfile <command> [mode]


还原编译时的命令,如下:
/usr/local/php7/bin/php -i|grep configure  编译参数:
--with-config-file-scan-dir=/usr/local/php7/etc/php.d

个性php.ini里面的参数:
extension_dir => /usr/local/php/ext/ => /usr/local/php/ext/  #这一行没有写,所以就找到/usr/local/php/ext上去了,得写成:
extension_dir => /usr/local/php7/ext/ => /usr/local/php7/ext/
/bin/sed -i 's#; extension_dir = \"\.\/\"#extension_dir = "/usr/local/php/ext/"#'  %{buildroot}/%{_prefix}/etc/php.ini
#sed -i "" 's#; extension_dir = \"\.\/\"#extension_dir = "/usr/local/php7/ext/"#' /usr/local/php7/etc/php.ini
737 extension_dir = "/usr/local/php7/ext/"
738 ; On windows:
739 ; extension_dir = "ext"  




/usr/local/php/etc/php.d/redis.ini
php -m|grep redis
redis
是因为有:
--with-config-file-scan-dir=/usr/local/php/etc/php.d \
--with-config-file-scan-dir是搜索下面的ini文件和php.ini一起使用,好处就是扩展的那些extension="xx.so"可以放里面,每个扩展一个ini文件,可以方便的用自动化脚本或者部署脚本来搞,看起来模块化了


'—with-config-file-path=/data/software/php-5.6.15/lib/php.ini

open("/data/software/php-5.6.15/bin/php-cli.ini", O_RDONLY) = -1 ENOEN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open("/data/software/php-5.6.15/lib/php.ini/php-cli.ini", O_RDONLY) = -1 ENOTDIR (Not a directory)
open("/data/software/php-5.6.15/bin/php.ini", O_RDONLY) = -1 ENOEN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open("/data/software/php-5.6.15/lib/php.ini/php.ini", O_RDONLY) = -1 ENOTDIR (Not a directory)


求问这是bug么?
--with-config-file-path=PATH
  --with-config-file-scan-dir=PATH
—with-config-file-path 这个是用来指定目录,不是指定文件。
scan这个干嘛的?还能指定php去这个配置目录扫描?
http://php.net/manual/zh/function.php-ini-scanned-files.php
php.conf.d/*.ini

应该一个是cli,一个是运行服务的吧?
不是吧 应该是搜索这个目录下的 *.ini 文件吧

scan是扩展配置文件目录
cli sapi默认都是编译时指定的位置,也可以手动指定

嗯,--with-config-file-scan-dir是搜索下面的ini文件和php.ini一起使用,好处就是扩展的那些extension="xx.so"可以放里面,每个扩展一个ini文件,可以方便的用自动化脚本或者部署脚本来搞,看起来模块化了


关于opcache想编译成静态所谓提高效率:

PHP 5.5.0 及后续版本,
OPcache 只能编译为共享扩展。
—————————————————
理论上性能好点儿,高并发可能瓶颈不在这儿,所以不明显。
静态这个是迷信 嘿嘿,嗯 所以我说这是我自己的迷信 嘿嘿。
一、显示桌面由F11修改为option+D的步骤如下所示:
F11相当于windows中的“显示桌面”:
fn + F11 显示桌面。或用手指在触摸板上伸开也成。

F11修改为:option+d,如下所示:
1、打开“系统偏好设置”

2、找到“键盘”并打开

3、在顶部,我们选择“快捷键”按钮

4、然后在页面的左侧我们可以看到“mission control”,中文显示:调度中心。

5、点击之后就可以看到右边的“显示桌面”勾选即可,然后可在后面设置快捷键由F11修改为:option+d。
备注:为何不用command+d呢?因为在chrome中command+d是收藏夹,会导致冲突,在用chrome时无法打开桌面。


二、
macbook打开文件不用enter键:
command+down方向键下,就可以了
enter键对着文件怼就是逼迫文件改名字~
分页: 44/339 第一页 上页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