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我排除了北清人、中政、复旦,选择了对外

jackxiang 2006-9-30 15:04 | |
法硕,我排除了北清人、中政、复旦,选择了对外
http://www.kaoyan.com    2006-06-04   考研论坛   lcy84020852 【字体:大 中 小】
  对kaoyan.com论坛,已经不是一句谢谢能谢完的了。考研一路,我从这拿走了太多却做的太少。写下这点东西,套句俗话,回报bbs.kaoyan.com吧。
  我不认为写下我的复习经历会对大家有多大的帮助,我相信除非其中包含了07年的标准答案,无论我的经历是多么地激动人心,也不会再在其他地方同样激动人心一次。
  倒是我选择学校的过程,私下感觉会比我的经历能给大家更多些参考。
  选择对外经历了一个不短的时间和过程,其间考虑了太多的因素。
  第一个考虑的大学,南京大学。还是刚想到考研那会,大二是时候吧。没有什么理由,可能因为在南京上学,自己也是江苏本省人,就是很喜欢南大。可是透过感性这层纱开始理性地搜索时,越查越失望:公费没有(当时在招生简章上没看到),法学院正在下路;南京这座城市则早在南大法学院下路之前就下路了,而且好象越下越快;南京也没有几家象样的律所,也没有多少太好的公司,在南京办事关系还是总在规则之前出现……
  第二个考虑是大学,厦门大学。法律人在北方太难过啦,人多,挤啊,而且看看挤的架势就知道,谁都不一定比谁差。咱去南方吧,那儿环境宜人,经济发达;机会比对手多多啦!厦门和厦门大学,找优点绝对比找缺点容易得多得多得多。但是夏大的分数线,总是三百一、三百二(前几年的事,今年淹死了不少人,呵),越看越着急,这不存心打击人看书积极性嘛!再者,分数这么低,肯定有它的原因,就相信一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吧。最后,南方学校的法学水平确实不能和北方比,虽然“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是假如还有你更喜欢的太阳怎么办?老兄啊,只有揣进脑瓜的才是你自己的呵,“以不变应万变”是也!
  这样选下去几时能结个果呵,于是换了个方法。
  我还是相信:如果单纯想学到最多的知识,只要看学校就好了;但是如果确定毕业后就工作,就必须得同样认真地考虑学校所在地。几乎所有人都想往好地方考,远不只是扎堆、随大流那么简单,特别是对工作,又特别是对法律人的工作,好地方的好处比嚼在嘴里的大肉都要实在!
  既是学的法律,总不能跑到个法律不起作用的地方去吧: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当然还有国外,不过我没钱又不想在国外工作,就算了。然后开始从这三个地方初步筛选出侯选学校(因为珠三角早被排除了,其实只是北京和长三角):北大、清华、人大、中政、对外、复旦、华政、苏大,接下来就是排除是工夫了。
  苏大:唯一看好的是地方,法学院很一般,好点的还是什么鸟行政法,讨厌啊!所以很容易就排除了——我认为其他七所中任何一所毕业后,如果真想去苏州找工作,都会比苏大毕业更好找。
  华政:考它就不如考复旦了,说不定你在复旦读三年就会有三个华政老师跟你后面进了复旦——如果不到三个,那肯定是去交大了,哈哈。再者,看看何勤华院长是吃什么饭的就知道华政强项是哪了,想来很少有法硕人是和他志同道合的吧!~
复旦:看看复旦和复旦法学院谁发展得更快就知道法学院在复旦扮演着什么角色了,这是根本啊,不可小视,呵。当然复旦还是不错的,可是一则,它分数不怎么高,提不起太多积极性;二则,应该不会有人怀疑,它不是最好的,无论从哪一方面看。
  中政:本来感觉它还是不错的,有很多公费,民商法、诉讼法很好,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定就考它。不过有那么一天,一不小心发现它把咱法硕丢昌平了,伤心啊!为了不被它抛弃,只有先下手为强,抛弃它了。
  清华:人家那硬件,看了那叫眼红啊;人家那老师,看了那叫流口水啊!私认为法学院的硬件它是国内最好的,老师更是个个才华横溢,翻他们的简历,似乎翻个国内文凭倒更困难了。而且,清华强在民商,非常合胃口、实在,它还是少数几家重视法硕的学校之一。但是:一它没公费,分数又一会高一会低,复试也总是让你踩不着深浅,咱小本生意,哪玩得起啊,呵;二它把法硕放在了深圳(具体怎么放,因为我排除它较早,最新的情况不清楚),硬件就别用了,老师也折了不少,总之私认为放在深圳就不是真正的清华了;三它法学院毕竟是新起的,不怀疑它的未来,但我有点怀疑它的现在啊,好地方的校友也少得几乎为零,偶哪做得来拓荒者啊,呵!
  北大:选择北大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排除它肯定需要理由。本来还是想考北大的,虽然它没有公费,北京也不解决住宿。但是2006年它变卦了,所有学生前一年半统统去深圳,后一年半统统回北京。鬼都知道,研究生说是三年,真正上课学习也就一年半。可是现在这一年半里:大师不见了,暴强的学生不见了,未名湖和博雅塔也不见了,北大不见了。已经不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了,可我想上的是北大啊,于是作罢。
  人大:人大也在苏州有什么教学区,好象和法硕也大有关联。不过我把它排除只因一点:学制两年却收三年的钱,更要命的是咱非法本同学,本来弱在基础,只有两年时间,剖开肚皮往里塞也塞不了多少东西啊!当然还有,它不怎么重视法硕,也不喜欢它官僚气太浓的管理氛围。
  对外经贸:
  在对外,如果英语非常好,你将有最充分的施展空间;如果你想把英语学好,它也是全中国少数几个能真正帮你达到目的的地方。我想把英语学好 ,此一。
  我想做涉外法务,我想做国际仲裁,我想进跨国公司,我想进最成熟的律所……不是我头脑发热了,只是我知道做一般的法务会很需要所谓关系,可是我没有,就只能尽力往更注重能力的地方挤——关系那是几辈子的修为,能力却可以现在进行时。这些方面都是对外的强项:对外的国际法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另两个是武大和夏大,但是私以为对外做得最实在),对外的中国WTO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至于法律英语和对实务的注重都已经是对外的传统了。此二。
  对外的课程非常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案例教学早已享誉国内外,而且对外是名副其实的小班上课——其实如果班太大,就不太可能真正案例教学了。对外今年生源爆满,却只招了75人,而对于真正独具特色的选修课,上课人数多在30-40人左右。这让“传说中的”应用性和实务性具有了很大的可信度——我更愿意认为这是应用性和实务性的保证。有说对外深得英美法的精髓,不无道理。此三。
  对外在繁华的朝阳闹市区,机会怎一个多字了得:东、北三环,东直门一条街,朝阳门一条街律所多如牛毛,事实上这一带集中了北京大部分好律所;至于说大公司,知道北京的人都该知道它们在哪吧!看看:中政在兔子不拉屎的昌平,北、清、人则都窝在西北角的海淀,这下该能想象对外人有多幸福了吧,近水楼台啊,如果还什么都抓不住,只好怪自己没用了,呵呵。此四。
  我自己本人大二下接触法律,上法学的课,看法学的书。到考研前,我上了隔壁南京师范大学大部分基础课——南师强在理论,所以它的基础课很好;我把那些老书从《论法的精神》一直看到了《法律的概念》,当然还有当代法学家的一些著作。自认为和很多法硕的同学比,基础更扎实些,于是很自然地降低了法学基础实力在选择中的权重。此五。
  说到这已经很明显,我会去哪了,呵。
  当然,学校的选择,每个人考虑的因素不会是相同的,最终的选择也多不一样,但是考虑的方法与途径是可以相通的。深感于身边同学的系列教训,能给大家提个醒,小生即兴奋不能已。
  一点私房话:选择自己认为最好、最喜欢的学校就好了,特别是法硕,北大和华科的差距虽然有,但一年的努力肯定可以弥合。我不认为考上了最差的学校会比考不上最好的学校更高兴:考上了最差的学校,你已经搭上了这辈子;没考上最好的学校,最起码还有再来的机会。再说,没考上北大学到的东西很可能还多于考上华科学到的东西。(只是例说,没有任何恶意,华科人别恼啊,呵呵。)
  我亲眼看见二三流法硕是怎么上课的(具体学校就不变列举了),所以,别的专业不知道,法硕,最好考一流!

作者:jackxiang@向东博客 专注WEB应用 构架之美 --- 构架之美,在于尽态极妍 | 应用之美,在于药到病除
地址:https://jackxiang.com/post/199/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昵称

网址

电邮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登入]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