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与越国大夫范蠡是师生关系。
首先,从年代上讲,世所公认,老子长于孔子约二十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1年。范蠡助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了吴国,这是公元前473年的事。这年,老子九十八岁。范蠡约三十岁从越王,二十三年报越,因此这年范蠡约五十三岁,老子长范蠡约四十五岁。所以,他们都是春秋末年同时代的人。老子长寿,古者上寿一百二十岁,老子应有这个寿数,司马迁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岁。据我看老子至少应是上寿之人。范蠡从越国“功成身退”,十九年三致千金,最后卒于陶,去世年纪约七十四岁,可以说,老子在范蠡去世后,还健在。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史记·越世家》、《史记·货殖列传》、《国语·越语下》、《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史料对范蠡思想的了解、比较,特别是近年出土的《黄帝四经》中的语言,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范蠡,他的言语、行为,无不继承、运用和发展了了老子的思想。如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31章)范蠡刚出道,即谏越王说:“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史记·越世家》)等等。特别是老子的“功成身退,天之道也!”(9章)“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34章)“圣人为而不有,功成而弗居也。”(77章)等论述,可以说,范蠡是老子的这一思想的最好的实践者。从思想线索上看,范蠡非常完美地继承和实践了老子的思想。在古代,思想的传播是需要时间差的。而对于同时代,年岁仅差老子四十多岁的范蠡来讲,除了他曾亲自师从过老子以外,是很难解释的。
第三,古籍有明确的记载,“文子,老子弟子”,在汉及汉以前的文献中都是明确确认的。如王充的《论衡·自然》篇:“以孔子为君,颜渊为臣,尚不能遣告,况以老子为君,文子为臣乎?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然而范蠡的老师恰恰又是文子。《史记集解》徐广曰:“计然者,范蠡之师也,名研。”裴駰案:《范子》曰:“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尝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这是个连环师生关系:老子――文子――范蠡。但是,我们仔细地研究这段历史,可以知道,他们不是一线单传。在那个时代,当然也不可能一线单传。文子和范蠡同时师从老子是极其可能的:老子在公元前516年周朝的王子朝之乱时,正当56岁,退休返乡,这时范蠡十一二岁,文子与孔子年岁相当,为36岁左右。因此,从年岁上讲,这三人在老子退休后于老子故里相会,成了师生。范蠡是文子的学生,但同时又是老子的亲传弟子。是极其可能的。孔子的七十二位高足弟子中,少孔子40岁以上有名姓可查的有十多人,父子同时师从孔子的有颜回、曾参父子。那么,文子与范蠡师生同时师从老子,也是不奇怪的。
第四,老子故里在安徽涡阳,而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地恰恰也在安徽涡阳。这是使我想到老子与范蠡是师生关系的最重要的提示。
范蠡晚年称陶朱公,在陶地经营,最终卒于陶,当葬于陶,这应无疑义。但是,史载陶朱公冢有三四处之多,最有争议的是今之山东省定陶和山东肥城陶山。史家称定陶的多,今人称陶山的多。但据我考证,安徽省涡阳的范蠡冢才是真正的陶朱公墓。司马迁所说的的陶,“据天下之中”,应该是个水、陆皆能四通诸侯各国的地方。对于今安徽涡阳来说,历史上的东、西、北方,都是古代中原地区,南方正是刚刚壮大起来的吴、楚、越地。它固有的陆路交通和美丽而宽阔的涡水,都符“据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涡水西北通黄河,东南通淮河达长江。这涡水直到三国时代,还是曹操操练水军的地方。陶若在山东陶山,实在算不上“天下之中”。而只能说是“齐国腹中”了。陶朱公离开齐国到陶,他搞的是“国际贸易”,那当然陶必不在齐国,而陶山实在是齐国的腹地了。
凭什么说安徽涡阳的范蠡墓所在地是当时的陶呢?
当地人世代相传,说范蠡坟是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土丘为人工垒起,占地很广,土丘甚高。今天,当地地名为范蠡村,涡河的一条支流叫西河,沿墓而过,集镇叫西阳集,古时叫西陶。指西施与陶朱公合葬于此。
明清史料上也有种种记载,《中国名胜词典》上也确认是范蠡冢。但使我确认不疑的却是两本书:《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
战国中晚期,秦国有一位有名人物,秦昭襄王时期的相国,封穰侯的魏冉,他在公元前291年被秦国封穰侯后,又益封于陶。至公元前265年,穰侯出关就封邑,并在陶去世。这个陶,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对陶朱公的陶与秦穰侯的陶用同一个“陶”字为地名,当是指同一个地方。且魏冉离陶朱公范蠡的年代不远。司马迁《史记》中写“定陶”时从不省掉“定”字。所以,史家认“定陶”为“陶”是不确的。《战国策》中多处提到一个地名叫“阴”,这个战国时的“阴”就是后来的 “定陶”,这个“阴”在齐、魏、赵间动荡不定,战国末年也不曾被秦国占有过。所以定陶在战国时称“阴”不称“陶”。
《战国纵横家书》(1973年出土)中有《见田兵于梁南章》明明白白地说,秦国在东侵的过程中越不过梁国的防线,而阴(定陶)却在防线的后面。这一章说的是秦统一中国前的梁国的防线,当是魏(梁)亡前不久。所以说,终魏冉之一生,并未封到山东定陶去过,《史记》说他将平时的聚敛送到“陶”去,去相位后,出关就封邑,并死于陶。如果是定陶,必无可能,秦国的势力当时还不能到达定陶,更不用说齐之腹地陶山了。
那么,又怎么可以确认“陶”是安徽省涡阳的西阳集镇呢?
《战国策·秦三》中有一段秦“客卿造”对穣侯说的话。客卿造对穣侯魏冉说,秦国封你“陶”地,你必须攻打齐国,“陶”可以存在;而攻齐不成“陶”地也就不能存在了。燕国曾经下齐七十余城,你可以利用燕国攻齐,可派人去对燕国相国说,攻齐国,你若能灭亡齐国,就可以“封君于河南,达途于中国,南与陶为邻,世世无患。”这段话点明了陶的地理位置,封燕相国于河南,南与陶为邻。这河南之南,必为淮北之地了。河南之南,“南与陶为邻”,这地方正当今之范蠡墓所在地的历史地理范围。所以这个“陶”,我认定它正是今之安徽省涡阳县西阳集。因此也认定今涡阳县的范蠡墓是真正的范蠡墓。
《越绝书》在交待范蠡的结局时说他“老身西陶”,也是一个佐证。
在我的《老子与范蠡》一书中,对“陶”有详细的考证。
现简介于此:
我们认定了老子故里在涡阳,范蠡与西施的合葬墓也在涡阳,那么,同时代的老子与范蠡在同一地相处不是顺理成章的么?老子与范蠡的师生关系不是很明确的么?从时间排比上看,老子退休以后,文子与范蠡在老子故里从师约有二十年之久,范蠡学成之后才去越国任相国;二十多年灭吴以后范蠡先到齐国,二三年后即赴陶与老子再次相会。这我考定约于公元前471年正当老子百岁之时。我相信这三代人又有十多年的相处。
老子故里在涡阳,我相信是在范蠡、西施同沉于涡水后,老子才西出关重游周都的。时当公元前453年,老子119岁,范蠡74岁,西施49岁。(详见《老子范蠡年表》)
首先,从年代上讲,世所公认,老子长于孔子约二十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1年。范蠡助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了吴国,这是公元前473年的事。这年,老子九十八岁。范蠡约三十岁从越王,二十三年报越,因此这年范蠡约五十三岁,老子长范蠡约四十五岁。所以,他们都是春秋末年同时代的人。老子长寿,古者上寿一百二十岁,老子应有这个寿数,司马迁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岁。据我看老子至少应是上寿之人。范蠡从越国“功成身退”,十九年三致千金,最后卒于陶,去世年纪约七十四岁,可以说,老子在范蠡去世后,还健在。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史记·越世家》、《史记·货殖列传》、《国语·越语下》、《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史料对范蠡思想的了解、比较,特别是近年出土的《黄帝四经》中的语言,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范蠡,他的言语、行为,无不继承、运用和发展了了老子的思想。如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31章)范蠡刚出道,即谏越王说:“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史记·越世家》)等等。特别是老子的“功成身退,天之道也!”(9章)“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34章)“圣人为而不有,功成而弗居也。”(77章)等论述,可以说,范蠡是老子的这一思想的最好的实践者。从思想线索上看,范蠡非常完美地继承和实践了老子的思想。在古代,思想的传播是需要时间差的。而对于同时代,年岁仅差老子四十多岁的范蠡来讲,除了他曾亲自师从过老子以外,是很难解释的。
第三,古籍有明确的记载,“文子,老子弟子”,在汉及汉以前的文献中都是明确确认的。如王充的《论衡·自然》篇:“以孔子为君,颜渊为臣,尚不能遣告,况以老子为君,文子为臣乎?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然而范蠡的老师恰恰又是文子。《史记集解》徐广曰:“计然者,范蠡之师也,名研。”裴駰案:《范子》曰:“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尝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这是个连环师生关系:老子――文子――范蠡。但是,我们仔细地研究这段历史,可以知道,他们不是一线单传。在那个时代,当然也不可能一线单传。文子和范蠡同时师从老子是极其可能的:老子在公元前516年周朝的王子朝之乱时,正当56岁,退休返乡,这时范蠡十一二岁,文子与孔子年岁相当,为36岁左右。因此,从年岁上讲,这三人在老子退休后于老子故里相会,成了师生。范蠡是文子的学生,但同时又是老子的亲传弟子。是极其可能的。孔子的七十二位高足弟子中,少孔子40岁以上有名姓可查的有十多人,父子同时师从孔子的有颜回、曾参父子。那么,文子与范蠡师生同时师从老子,也是不奇怪的。
第四,老子故里在安徽涡阳,而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地恰恰也在安徽涡阳。这是使我想到老子与范蠡是师生关系的最重要的提示。
范蠡晚年称陶朱公,在陶地经营,最终卒于陶,当葬于陶,这应无疑义。但是,史载陶朱公冢有三四处之多,最有争议的是今之山东省定陶和山东肥城陶山。史家称定陶的多,今人称陶山的多。但据我考证,安徽省涡阳的范蠡冢才是真正的陶朱公墓。司马迁所说的的陶,“据天下之中”,应该是个水、陆皆能四通诸侯各国的地方。对于今安徽涡阳来说,历史上的东、西、北方,都是古代中原地区,南方正是刚刚壮大起来的吴、楚、越地。它固有的陆路交通和美丽而宽阔的涡水,都符“据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涡水西北通黄河,东南通淮河达长江。这涡水直到三国时代,还是曹操操练水军的地方。陶若在山东陶山,实在算不上“天下之中”。而只能说是“齐国腹中”了。陶朱公离开齐国到陶,他搞的是“国际贸易”,那当然陶必不在齐国,而陶山实在是齐国的腹地了。
凭什么说安徽涡阳的范蠡墓所在地是当时的陶呢?
当地人世代相传,说范蠡坟是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土丘为人工垒起,占地很广,土丘甚高。今天,当地地名为范蠡村,涡河的一条支流叫西河,沿墓而过,集镇叫西阳集,古时叫西陶。指西施与陶朱公合葬于此。
明清史料上也有种种记载,《中国名胜词典》上也确认是范蠡冢。但使我确认不疑的却是两本书:《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
战国中晚期,秦国有一位有名人物,秦昭襄王时期的相国,封穰侯的魏冉,他在公元前291年被秦国封穰侯后,又益封于陶。至公元前265年,穰侯出关就封邑,并在陶去世。这个陶,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对陶朱公的陶与秦穰侯的陶用同一个“陶”字为地名,当是指同一个地方。且魏冉离陶朱公范蠡的年代不远。司马迁《史记》中写“定陶”时从不省掉“定”字。所以,史家认“定陶”为“陶”是不确的。《战国策》中多处提到一个地名叫“阴”,这个战国时的“阴”就是后来的 “定陶”,这个“阴”在齐、魏、赵间动荡不定,战国末年也不曾被秦国占有过。所以定陶在战国时称“阴”不称“陶”。
《战国纵横家书》(1973年出土)中有《见田兵于梁南章》明明白白地说,秦国在东侵的过程中越不过梁国的防线,而阴(定陶)却在防线的后面。这一章说的是秦统一中国前的梁国的防线,当是魏(梁)亡前不久。所以说,终魏冉之一生,并未封到山东定陶去过,《史记》说他将平时的聚敛送到“陶”去,去相位后,出关就封邑,并死于陶。如果是定陶,必无可能,秦国的势力当时还不能到达定陶,更不用说齐之腹地陶山了。
那么,又怎么可以确认“陶”是安徽省涡阳的西阳集镇呢?
《战国策·秦三》中有一段秦“客卿造”对穣侯说的话。客卿造对穣侯魏冉说,秦国封你“陶”地,你必须攻打齐国,“陶”可以存在;而攻齐不成“陶”地也就不能存在了。燕国曾经下齐七十余城,你可以利用燕国攻齐,可派人去对燕国相国说,攻齐国,你若能灭亡齐国,就可以“封君于河南,达途于中国,南与陶为邻,世世无患。”这段话点明了陶的地理位置,封燕相国于河南,南与陶为邻。这河南之南,必为淮北之地了。河南之南,“南与陶为邻”,这地方正当今之范蠡墓所在地的历史地理范围。所以这个“陶”,我认定它正是今之安徽省涡阳县西阳集。因此也认定今涡阳县的范蠡墓是真正的范蠡墓。
《越绝书》在交待范蠡的结局时说他“老身西陶”,也是一个佐证。
在我的《老子与范蠡》一书中,对“陶”有详细的考证。
现简介于此:
我们认定了老子故里在涡阳,范蠡与西施的合葬墓也在涡阳,那么,同时代的老子与范蠡在同一地相处不是顺理成章的么?老子与范蠡的师生关系不是很明确的么?从时间排比上看,老子退休以后,文子与范蠡在老子故里从师约有二十年之久,范蠡学成之后才去越国任相国;二十多年灭吴以后范蠡先到齐国,二三年后即赴陶与老子再次相会。这我考定约于公元前471年正当老子百岁之时。我相信这三代人又有十多年的相处。
老子故里在涡阳,我相信是在范蠡、西施同沉于涡水后,老子才西出关重游周都的。时当公元前453年,老子119岁,范蠡74岁,西施49岁。(详见《老子范蠡年表》)
作者:jackxiang@向东博客 专注WEB应用 构架之美 --- 构架之美,在于尽态极妍 | 应用之美,在于药到病除
地址:https://jackxiang.com/post/3173/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