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尘埃落定。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这场战争
破解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的办法只有一个:机动。才能做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然只有你打我而我不能打你。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都亡于游牧民族之手,而那些王朝的综合国力、军力、火力,都远在游牧民族之上。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游牧民族的骑兵具有极大的机动性。来去如风,狂飚千里,使中原王朝防不胜防。美军今天搞这个系统那个系统,数字化信息化等等,根本目的就是要剥夺对方的战场机动权。这也是美军未来的潜在对手们要特别注意的,没有机动权就没有生存权。它使自己成为千里眼、顺风耳,同时却让对手眼瞎耳聋。基本实现“发现即摧毁”。就对方而言,即“被发现即死亡”。大蟒追兔是很危险的,必须老鹰扑兔的犀利与敏捷相。以信息系统和高科技的灵活性剥夺对方的机动权。
美国的对手用以威慑美国的最后工具??核武系统也将失效。到那时,一个以绝对不对称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政治体系,也就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帝国体系就将出现。一如机械化闪电战催生了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一样,信息化战争时代,已经孕育着一个世界新帝国的雏形。这场战争的结果所展现出来的远景,真让世界胆寒。那一天还没有到来,但正飞速地向那一天逼近。
在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领导的伊军几乎没有进行过什么像样的抵抗便溃不成军,这让俄罗斯倍感震惊。现在,俄罗斯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反思俄的军事体制。据说相关的改革也将提上日程。”当美国打伊拉克战争的时候,俄罗斯的一些军事专家曾警告说,美国军队会在巷战中遭受重创。然而,二十多天的战事进展证明,美国迅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俄前国防部官员维塔利?什雷科夫说:可以说,伊拉克军队就是按照俄罗斯军队的模式建立起来的。没想到在这场战争中他们会溃败得这么快。俄罗斯的军事指挥家们在震惊的同时,也开始对自身的军事体制进行反思。俄罗斯高级军事专家和政府官员们都认为,苏联解体十几年来,俄罗斯社会唯一没有改革的就是军事体制。俄罗斯军队的组织结构、武器装备以及军事理论等仍然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
发生在“贝卡谷地”的战斗,被称为“空袭革命”,以色列依靠电子优势,六分钟之内就全歼了曾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大出风头的“萨姆-6”导弹。世界在震惊之余,也不由得感到,昔日强大的军事帝国已成昨日黄花。人们是从失败者而不是从胜利者身上学习经验的。
俄罗斯尚且如此,那些以苏(俄)式武器体系装备和信奉苏(俄)式军事战略指导思想的国家,其军事危机感可想而知。一些国外军事专家评论说,伊拉克战争之后,世界又将掀起一场新的整军运动。我军马上就要开展的精简整编,实质就是一场整军运动。对于那些和伊拉克军事状况非常类似的受苏式军事体系影响深厚的国家,面对伊拉克的废墟,应该彻底清醒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宠儿是堡垒战与步兵火器的结合,遂构成法军的胜利,今后国防,如将全部国防线建筑堡垒,则敌人即无法在陆上加以摧毁与超越。此种阵地同自动火器与铁丝网配合,足以掩护后备军之动员集中,则法国安全可以保证。”他忘了时代是前进的。马奇诺防线的悲剧出现在法国绝非偶然。
我们不能再有这样的悲剧了。我们必须彻底走出苏式军事体系这片历史的“坟茔”。怎么走?江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已经指出:信息化带动机械化。
美国打伊拉克的目的之一,就是杀鸡给猴看。海湾战争也是,利比亚战争也是,科索沃战争还是。美国看到它杀了那么多“鸡”,可有些“猴”看不到,要么也跟着它学会了“杀鸡”。萨达姆就派人暗杀过老布什。本.拉登更大胆,让五角大楼变成四角大楼。所以,美国要换一种方式。要占领。让世界看看,和美国作对不仅是打烂你的问题,还要灭了你。这就有了阿富汗战争样式。但阿富汗太穷了,家徒四壁,而且那里地形和民情也不适合。所以美国只给它做了换头术。但伊拉克就不一样了,那里的地形和民心状况也适合使用地面部队。
克劳塞维茨说过,一个战争如果有两个目标,那是很危险的事。就象一张照片只能有一个焦点一样。美军使用地面部队还有一个技术上的原因,那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战争果实。地面部队提前进入可以防止伊拉克点燃油田。它的目的达到了。同时,美军下决心长期驻扎伊拉克,它必须要避免环境灾难。这一点与第一次海湾战争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美军使用地面部队的那一天,我正聚精会神地坐在电视机旁。画面上,坦克轰鸣,烟尘万丈。我脑海中突然跳出一句话来:这一日长于百年。因为在战争史上,这一日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那一天我想了很多,也想得很深。我在思索了几小时之后做出了一个基本判断,虽然没有证据但我还是这样判断了:美国自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以来,都是空中力量在唱主角,美国军方内部肯定发生了一场争论。核心是海军、陆军不愿当配角,不愿被边缘化。尤其陆军很有危机感。有一个事实可以印证这一点: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四大军种的反思、总结,竟然是瞎子摸象般地各说各话,总结出来是四场海湾战争。门户之见和军种利益之争的结果是,有了陆军的“数字化”和联合战役理论。主持修订美国陆军1993年版《作战纲要》的是海湾战争时被指责为作战保守的陆军第七军军长弗兰克斯,而弗兰克斯后来又是阿富汗战争和这次伊拉克战争的总指挥。因此,美国使用陆军包括动用数字化的第四师,还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所以,美国此次大规模动用地面部队,是一次新陆军的练兵,检验一下自海湾战争以来陆军的改革成果。但就是这样一次练兵,伊拉克战争的事实证明,也没有练好。
战争结束后,我们知道了果然发生过这样一场争论,倒不是发生在军方,而是发生在鲍威尔和拉姆斯菲尔德之间。有趣的是,这种争论不是军种之争,而是文职官员与陆军高级将领之争。双方目标一致,但作战手段却大不相同。拉姆斯菲尔德提出了“精确闪击战”这一全新的战争概念,简称为“拉氏理论”。所谓“精确”二字的根本涵义就是指战争的高智能化。“拉氏”理论的精髓在于:将陆军改建为规模更小的、易于部署的“战斗群”,战斗力接近特种部队,配合空中打击,引导精确制导武器突击重要目标,迅速完成战斗任务。而“鲍氏”理论的精华是:大量运用地面部队,围绕陆军重型师展开战斗行动。
战争开始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折衷的方案:“拉氏”理论在被付诸实施的同时,“鲍氏”理论也被采纳了,但大打折扣。许多陆军高级将领认为此次动用的地面部队应当与1991年海湾战争时差不多,即动用十个陆军师,而实际上仅用了两个完整的师。这次地面部队的规模比“沙漠风暴”时小的多,但战果却大得多。我认为“拉氏”和“鲍氏”两种战争思想有个最根本的不同:前者不再强调摧毁敌人的兵力和工厂,而把重点转移到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上来;后者则还要强调大规模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战争结果证明了拉氏作战理论的正确。
空中力量像人的两只手,你让它去砸烂人家的窗户、门板是可以的,但你要把人家的房子占住还要防备人家来夺,那非得依靠双脚??地面力量走进去不可。所以,不看战争目的和空地力量的本质特点,片面地比较二者的作用是没有意义的。但就总体而言,受限于作战空间的自然形态,陆、海军的局限性较大,而空军却呈现出全空间、全领域通用的特点。海军只能在海上,陆军只能在陆上,空军哪里都可以去。当然,这是绝对化的说法。但是,有一个历史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有着在欧洲强大无敌的陆军,两个人都想征服英国。但是谁也无法把他的陆军送上英国,因为有英吉利海峡和强大的英国海军。所以,拿破仑不得不面对滔滔大海泯灭雄心,希特勒却在空中差点要了英国的命。只是他空中战略的失误才功败垂成。
伊拉克空军一架飞机也没有起飞参战。伊拉克空军哪儿去了?伊拉克有三百架余架作战飞机和一百多架武装直升机,但却没有了空军。战前,伊拉克的战斗机还到美军的营地进行了侦察,战争开始反而不见了踪影。它为什么不用?因为它知道,它所有的机场都在美军的死死监视之下,炸弹、导弹随时会从天而降。没有雷达保障、没有通信引导、缺油少弹的战机纵使升空,等同送死。
传统的地面战役??大规模运动战、阵地战一次也没有发生。伊拉克不同于塔利班,它有着完整的国家机器,有着相当规模的正规军,而且美英联军提前投入了地面部队,客观上给了它以迎战的机会。但是,伊军没有做任何军事意义的抵抗,甚至看不见有组织的退却。大批部队不是成批失踪就是成建制投降。大批坦克完整无损地被缴获。伊军由于完全失去了天空,也完全失去了自信。不仅对空袭无能为力,对地面战争也不知所措。
在现代战争中,无航空便无领空,无空防便无国防,防空体系就是国家和军队的主要防御体系。由于这一体系的瘫痪,战争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拉姆斯菲尔德的成功不仅仅是对美国陆军的胜利,也是对俄罗斯军事理论的胜利。事实证明,一支更灵活、更有杀伤力、规模更小的军队,完全可以打败一支庞大的、观念陈旧的军队。
拉姆斯菲尔德的成功不仅仅是对美国陆军的胜利,也是对俄罗斯军事理论的胜利。事实证明,一支更灵活、更有杀伤力、规模更小的军队,完全可以打败一支庞大的、观念陈旧的军队。伊拉克军队兵力庞大。根据苏联的大范围前沿作战理论的要求,伊军集结了大批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指挥结构高度集中。但这样一支令人生畏的军队的防线却在短短的几天里就被数量很少的美军击破。俄罗斯军事观察家惊呼:“军事范例已经改变。其它国家最好注意,美国人已经重新书写了教科书。”
从军事上延伸开去,美国的外交政策也是“瘫痪”政策,至少对中国如此。美国对华政策的底线在哪里?它真的就是想肢解中国吗?恐怕不是。怕中国崛起吗?恐怕也不完全是。我认为它只是想瘫痪中国,这是军事上“瘫痪战”的政治运用:让中国处于半死不活,既发展又不能健康发展的状态。美国不愿让中国彻底垮掉。因为那样一来,日本、印度、俄国都起来了,亚洲大陆平衡打破了,美国还得费力填补力量真空。美国不会让中国垮下去。中国彻底垮下去日本就起来了。
这正好说明美国不是靠它的陆军进行威慑和准备战争的。实际上它的陆军靠前部署,不仅不能威胁对方,还在对方的威胁之下。它这样一撤,部队离开了对方大炮的射程,这时候它的翅膀就开始威胁对方了。这个消息还可以表明,陆军在今天是很容易受威胁的,而它自身却无法对对方造成什么威胁。
美国从来不拒绝好的东西,就象它从不拒绝人才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坦克首次登上战争舞台。可到了那次大战的第二次马恩河战役时,美国人就使用飞机了。那次战役,美军出动了一千多架飞机。虽说战果不象想象得那么大,它自己也损失不小,但它已把全世界军事家的目光从陆地引到了天上。打那以后,美国人再也没有离开天空。天空之后是太空。太空之后是宇宙。美国人的目光深邃得不见底。历史选择了天空,天空成就了美国。地面上得到的,从空中能得到;
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和克林顿、布什的NMD、TMD计划,都属于空军战略范畴。这些战略已经由天空升往太空。天空是太空的基石。你说过,太空有一天会成为战场。在太空成为真正战场之前,空中战场仍是主导战场。
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的标准有三个:打击距离、推进速度、杀伤威力。很显然,和空中力量比起来,陆军在这三个方面全面落后。陆军规模庞大、行动不便,且容易陷入对方持久战的泥沼。
近几年来美国的对手中不乏善战??当然只在地面善战??之人,但美国根本不给他们机会。你还记得科索沃战争中这样一个镜头吗?一位塞尔维亚老人站在多瑙河畔怒视着天空说:“上帝啊!你要是可怜塞尔维亚人,就让北约从天上下来吧!在地面上打一仗,是胜是负快点结束吧!”
和平时期的发展,从哲学角度上看也是一种“战争”。我们 准备得好,我们发展得对,我们就可避免战争,赢得战争。
我们也要敢于思考。今天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他还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时就大声疾呼:现在是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帮助他们国家的时候了。军队要整顿以迎接挑战。在适当的地方,该扩大的时候扩大,该缩减的时候缩减。要有冒险精神,要由不怕惹火烧身的人来进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时常温习这两句话。
美国一场战争一个打法,要这样跟踪和研究,恐怕是现代版的邯郸学步……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要犯这样的错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要历史地看。不用多,就看一百年吧,趋势也是明摆着的:战争是越打越高,越打越远。1900年清军还用大刀长矛吧?几米之内决生死。但八国联军的来福枪把这个距离拉到了百米开外。后来是大炮,到了几公里几十公里,然后是坦克、飞机几百公里,后来是导弹……空天地海电一体,非接触的时代到来了。下一场战争有可能是无人战争。
罗斯福是怎么说的:“所有称霸世界的伟大民族都是好战的民族,而当某一民族失去其好战性格时,它也就失去了与其他优秀民族处于平等地位的自豪权利。世界上没有比战争胜利更伟大的了。”一句话,美国人扩张成性,这和我们民族严防死守成性是一样的。
二十年前,美国有时还被弱小的对手打得焦头烂额。二十年后,美国已在为遇不到真正的对手而踌躇满志。
刘亚洲:过去战争打的是什么?是综合国力。现代战争打的是什么?是科学技术。任何重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都首先和必须使用于战争。哪怕是强制性的也如此。历史不止一次证明这一点。反过来说,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科技落后,感受最真切、最痛苦的也莫过于它的军队了。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运用了人类最高阶段的科学发明和知识,包括牛顿力学、物体动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有机与无机化学、计算机网络……这个单子可以列几十页。这的确是崭新的划时代意义的军事革命,即由大规模集结陆地军事力量的地面战争,转变为依靠高科技电子制导的空中控制力量,主要依靠空中作战遂行战略目的的战争。如果说它还有地面战的话,那也是新型意义下的超地面战争。对不起,“超地面战争”这个词是我发明的。
今天伊军等不到美军把他们全部杀死,已先自溃散了。美军凭借其强大的电磁压制、精确打击能力,使伊拉克的空防体系全面失效。雷达不敢开机,飞机不能升空,导弹不能发射。伊拉克地面作战力量不仅无法进行有效机动,也不能进行集结,甚至不能坚守地下工事。我们都知道脑袋控制拳头的道理。被剥夺了信息的军队,就好像被挖去了眼睛、耳朵,摄走灵魂的躯壳。你见过被击碎脑袋后还能挥拳踢脚的人吗?在雷达、通信系统被摧毁之后,伊拉克的百万大军就像是被抽掉核心部件的一部机器,笨重而毫无用处。
明代大哲学王阳明讲过这样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涉及的就是心理层面的问题。心理层面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心理的失败是最终的失败。心理的胜利也是最终的胜利。对一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一支军队来说亦是这样。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样。无论科学技术怎么发展,也不能忽略人在战争中的作用。一切高技术战争最终还是要落在人身上。人还是战争决定的因素。所以我曾讲过,地球上所有的战争,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或是未来的,都是人的战争。
中国古人就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只要达到战争目的就可以了,岂在多杀伤!最好一个都不要杀。非杀不可一定要少杀,最重要的,自己也要少死。不怕牺牲是对的,但更重要的是不要牺牲。
谁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美国作出了榜样。靠打仗赚钱,美国在世界上是独一家。美国人打仗赚钱是从越战后开始的。把打仗当生意,而不为纯粹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不仅赚钱,还要极力减少成本,尤其是生命成本。所以,以后我们就可以预测美国发起战争的手段了,它肯定要以最经济、最简单的手段进行战争,获取利益的最大化。胜利不是唯一的目标和标准。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即胜利和代价之比,这个系数??我称之为胜价比,这才是美国要追求的。它不仅在战争之前让别人分摊战争经费,夺取战败国的资源,战后更大规模卖武器,还有其他的手段。总之,它步入了一个战争的“良性循环”,越打越富,越富越打。当然,这像吸毒一样,是很危险的。但就战争观念而言,它是先进的。不是这一点,美国也不能一场接一场地打。你看,二十年美国已经从拉美打到欧洲、非洲和亚洲,亚洲都打一个来回了。不完全是因为美国的强大,更主要的是它这种打法,它越打越强大。当然,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应该谴责的,但它的战争观念,值得借鉴。战争观念啊,令我良久沉思。我一直觉得,比更新武器更重要的是更新战争观念。甲午战争中清国的综合国力比日本强,也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杀手锏”,但没有引进先进的战争观念,结果不堪一战。殷鉴不远。伊拉克战争又让我们看到观念落后的可怕。
日本刚开始侵略中国的兵力并不大,只有几十万人,而且自始自终也没有超过一百万人。为什么半壁江山沦落了?就是蒋介石不抵抗造成的 [次次特非注:这个,嗯。。。。。。]。国民党军只知道退,躲到西南的大山中。共产党的军队不一样,向敌后挺进,结果把日本拖进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毛主席虽然用的是持久战战略,但本质上还是一种进攻 [次次特非注:这个,也嗯。。。。。。]。日本刚开始也试探过苏联,在哈勒欣河被红军一顿迎头痛击,打得日本从此放弃北上计划,掉头奔向了珍珠港。是什么救了苏联?就是进攻精神,能力还在其次。想想,如果苏军退让会如何?腹背受敌。德国一把刀,日本一把刀。西方历史学家评论说,当年希特勒进攻波兰的时候,如果英法联军攻击德国十分薄弱的侧翼的话,整个德军部署都会被打乱,就不会有后来的很多事情。
①尊重人的精神。我还是先举我们企业家的例子吧。国内企业家当中不乏精明能干之人、聪颖过人之人。可是,我们的企业家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即思维方式缺乏现代精神和人文精神。当企业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思维上的缺欠带到企业管理中去时,会有意无意地放大了这些缺欠,使这些缺欠伤了很多人。我曾对一些企业家说过:单凭你模仿大人物的举止、言语这一点,我就知道你是个小人物。他们总是把金钱放在首位,把人放在末位。这最终导致他们既失去金钱也失去人。他们往往是胜在起点,败在终点。这是中国企业始终不能做大或无法长久兴旺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军队中也有类似的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思想,我们党的理论清晰而深刻地前进着。曾经长期占据我们思想的“阶级斗争”“一大二公”的政治喧嚣早已在这前进的步伐中,弃如撇履被踏入了泥土。但相比较之下,我们不能不看到,和我们国家其他领域的改革进程相比,军事领域的改革步伐还不够大,思想还不够解放。军队改革滞后于国家改革是历史造成的。滞后一点尚可,滞后太多就有问题了。国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支柱之一。
来源: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86372.shtml
破解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的办法只有一个:机动。才能做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然只有你打我而我不能打你。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都亡于游牧民族之手,而那些王朝的综合国力、军力、火力,都远在游牧民族之上。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游牧民族的骑兵具有极大的机动性。来去如风,狂飚千里,使中原王朝防不胜防。美军今天搞这个系统那个系统,数字化信息化等等,根本目的就是要剥夺对方的战场机动权。这也是美军未来的潜在对手们要特别注意的,没有机动权就没有生存权。它使自己成为千里眼、顺风耳,同时却让对手眼瞎耳聋。基本实现“发现即摧毁”。就对方而言,即“被发现即死亡”。大蟒追兔是很危险的,必须老鹰扑兔的犀利与敏捷相。以信息系统和高科技的灵活性剥夺对方的机动权。
美国的对手用以威慑美国的最后工具??核武系统也将失效。到那时,一个以绝对不对称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政治体系,也就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帝国体系就将出现。一如机械化闪电战催生了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一样,信息化战争时代,已经孕育着一个世界新帝国的雏形。这场战争的结果所展现出来的远景,真让世界胆寒。那一天还没有到来,但正飞速地向那一天逼近。
在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领导的伊军几乎没有进行过什么像样的抵抗便溃不成军,这让俄罗斯倍感震惊。现在,俄罗斯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反思俄的军事体制。据说相关的改革也将提上日程。”当美国打伊拉克战争的时候,俄罗斯的一些军事专家曾警告说,美国军队会在巷战中遭受重创。然而,二十多天的战事进展证明,美国迅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俄前国防部官员维塔利?什雷科夫说:可以说,伊拉克军队就是按照俄罗斯军队的模式建立起来的。没想到在这场战争中他们会溃败得这么快。俄罗斯的军事指挥家们在震惊的同时,也开始对自身的军事体制进行反思。俄罗斯高级军事专家和政府官员们都认为,苏联解体十几年来,俄罗斯社会唯一没有改革的就是军事体制。俄罗斯军队的组织结构、武器装备以及军事理论等仍然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
发生在“贝卡谷地”的战斗,被称为“空袭革命”,以色列依靠电子优势,六分钟之内就全歼了曾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大出风头的“萨姆-6”导弹。世界在震惊之余,也不由得感到,昔日强大的军事帝国已成昨日黄花。人们是从失败者而不是从胜利者身上学习经验的。
俄罗斯尚且如此,那些以苏(俄)式武器体系装备和信奉苏(俄)式军事战略指导思想的国家,其军事危机感可想而知。一些国外军事专家评论说,伊拉克战争之后,世界又将掀起一场新的整军运动。我军马上就要开展的精简整编,实质就是一场整军运动。对于那些和伊拉克军事状况非常类似的受苏式军事体系影响深厚的国家,面对伊拉克的废墟,应该彻底清醒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宠儿是堡垒战与步兵火器的结合,遂构成法军的胜利,今后国防,如将全部国防线建筑堡垒,则敌人即无法在陆上加以摧毁与超越。此种阵地同自动火器与铁丝网配合,足以掩护后备军之动员集中,则法国安全可以保证。”他忘了时代是前进的。马奇诺防线的悲剧出现在法国绝非偶然。
我们不能再有这样的悲剧了。我们必须彻底走出苏式军事体系这片历史的“坟茔”。怎么走?江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已经指出:信息化带动机械化。
美国打伊拉克的目的之一,就是杀鸡给猴看。海湾战争也是,利比亚战争也是,科索沃战争还是。美国看到它杀了那么多“鸡”,可有些“猴”看不到,要么也跟着它学会了“杀鸡”。萨达姆就派人暗杀过老布什。本.拉登更大胆,让五角大楼变成四角大楼。所以,美国要换一种方式。要占领。让世界看看,和美国作对不仅是打烂你的问题,还要灭了你。这就有了阿富汗战争样式。但阿富汗太穷了,家徒四壁,而且那里地形和民情也不适合。所以美国只给它做了换头术。但伊拉克就不一样了,那里的地形和民心状况也适合使用地面部队。
克劳塞维茨说过,一个战争如果有两个目标,那是很危险的事。就象一张照片只能有一个焦点一样。美军使用地面部队还有一个技术上的原因,那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战争果实。地面部队提前进入可以防止伊拉克点燃油田。它的目的达到了。同时,美军下决心长期驻扎伊拉克,它必须要避免环境灾难。这一点与第一次海湾战争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美军使用地面部队的那一天,我正聚精会神地坐在电视机旁。画面上,坦克轰鸣,烟尘万丈。我脑海中突然跳出一句话来:这一日长于百年。因为在战争史上,这一日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那一天我想了很多,也想得很深。我在思索了几小时之后做出了一个基本判断,虽然没有证据但我还是这样判断了:美国自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以来,都是空中力量在唱主角,美国军方内部肯定发生了一场争论。核心是海军、陆军不愿当配角,不愿被边缘化。尤其陆军很有危机感。有一个事实可以印证这一点: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四大军种的反思、总结,竟然是瞎子摸象般地各说各话,总结出来是四场海湾战争。门户之见和军种利益之争的结果是,有了陆军的“数字化”和联合战役理论。主持修订美国陆军1993年版《作战纲要》的是海湾战争时被指责为作战保守的陆军第七军军长弗兰克斯,而弗兰克斯后来又是阿富汗战争和这次伊拉克战争的总指挥。因此,美国使用陆军包括动用数字化的第四师,还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所以,美国此次大规模动用地面部队,是一次新陆军的练兵,检验一下自海湾战争以来陆军的改革成果。但就是这样一次练兵,伊拉克战争的事实证明,也没有练好。
战争结束后,我们知道了果然发生过这样一场争论,倒不是发生在军方,而是发生在鲍威尔和拉姆斯菲尔德之间。有趣的是,这种争论不是军种之争,而是文职官员与陆军高级将领之争。双方目标一致,但作战手段却大不相同。拉姆斯菲尔德提出了“精确闪击战”这一全新的战争概念,简称为“拉氏理论”。所谓“精确”二字的根本涵义就是指战争的高智能化。“拉氏”理论的精髓在于:将陆军改建为规模更小的、易于部署的“战斗群”,战斗力接近特种部队,配合空中打击,引导精确制导武器突击重要目标,迅速完成战斗任务。而“鲍氏”理论的精华是:大量运用地面部队,围绕陆军重型师展开战斗行动。
战争开始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折衷的方案:“拉氏”理论在被付诸实施的同时,“鲍氏”理论也被采纳了,但大打折扣。许多陆军高级将领认为此次动用的地面部队应当与1991年海湾战争时差不多,即动用十个陆军师,而实际上仅用了两个完整的师。这次地面部队的规模比“沙漠风暴”时小的多,但战果却大得多。我认为“拉氏”和“鲍氏”两种战争思想有个最根本的不同:前者不再强调摧毁敌人的兵力和工厂,而把重点转移到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上来;后者则还要强调大规模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战争结果证明了拉氏作战理论的正确。
空中力量像人的两只手,你让它去砸烂人家的窗户、门板是可以的,但你要把人家的房子占住还要防备人家来夺,那非得依靠双脚??地面力量走进去不可。所以,不看战争目的和空地力量的本质特点,片面地比较二者的作用是没有意义的。但就总体而言,受限于作战空间的自然形态,陆、海军的局限性较大,而空军却呈现出全空间、全领域通用的特点。海军只能在海上,陆军只能在陆上,空军哪里都可以去。当然,这是绝对化的说法。但是,有一个历史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有着在欧洲强大无敌的陆军,两个人都想征服英国。但是谁也无法把他的陆军送上英国,因为有英吉利海峡和强大的英国海军。所以,拿破仑不得不面对滔滔大海泯灭雄心,希特勒却在空中差点要了英国的命。只是他空中战略的失误才功败垂成。
伊拉克空军一架飞机也没有起飞参战。伊拉克空军哪儿去了?伊拉克有三百架余架作战飞机和一百多架武装直升机,但却没有了空军。战前,伊拉克的战斗机还到美军的营地进行了侦察,战争开始反而不见了踪影。它为什么不用?因为它知道,它所有的机场都在美军的死死监视之下,炸弹、导弹随时会从天而降。没有雷达保障、没有通信引导、缺油少弹的战机纵使升空,等同送死。
传统的地面战役??大规模运动战、阵地战一次也没有发生。伊拉克不同于塔利班,它有着完整的国家机器,有着相当规模的正规军,而且美英联军提前投入了地面部队,客观上给了它以迎战的机会。但是,伊军没有做任何军事意义的抵抗,甚至看不见有组织的退却。大批部队不是成批失踪就是成建制投降。大批坦克完整无损地被缴获。伊军由于完全失去了天空,也完全失去了自信。不仅对空袭无能为力,对地面战争也不知所措。
在现代战争中,无航空便无领空,无空防便无国防,防空体系就是国家和军队的主要防御体系。由于这一体系的瘫痪,战争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拉姆斯菲尔德的成功不仅仅是对美国陆军的胜利,也是对俄罗斯军事理论的胜利。事实证明,一支更灵活、更有杀伤力、规模更小的军队,完全可以打败一支庞大的、观念陈旧的军队。
拉姆斯菲尔德的成功不仅仅是对美国陆军的胜利,也是对俄罗斯军事理论的胜利。事实证明,一支更灵活、更有杀伤力、规模更小的军队,完全可以打败一支庞大的、观念陈旧的军队。伊拉克军队兵力庞大。根据苏联的大范围前沿作战理论的要求,伊军集结了大批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指挥结构高度集中。但这样一支令人生畏的军队的防线却在短短的几天里就被数量很少的美军击破。俄罗斯军事观察家惊呼:“军事范例已经改变。其它国家最好注意,美国人已经重新书写了教科书。”
从军事上延伸开去,美国的外交政策也是“瘫痪”政策,至少对中国如此。美国对华政策的底线在哪里?它真的就是想肢解中国吗?恐怕不是。怕中国崛起吗?恐怕也不完全是。我认为它只是想瘫痪中国,这是军事上“瘫痪战”的政治运用:让中国处于半死不活,既发展又不能健康发展的状态。美国不愿让中国彻底垮掉。因为那样一来,日本、印度、俄国都起来了,亚洲大陆平衡打破了,美国还得费力填补力量真空。美国不会让中国垮下去。中国彻底垮下去日本就起来了。
这正好说明美国不是靠它的陆军进行威慑和准备战争的。实际上它的陆军靠前部署,不仅不能威胁对方,还在对方的威胁之下。它这样一撤,部队离开了对方大炮的射程,这时候它的翅膀就开始威胁对方了。这个消息还可以表明,陆军在今天是很容易受威胁的,而它自身却无法对对方造成什么威胁。
美国从来不拒绝好的东西,就象它从不拒绝人才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坦克首次登上战争舞台。可到了那次大战的第二次马恩河战役时,美国人就使用飞机了。那次战役,美军出动了一千多架飞机。虽说战果不象想象得那么大,它自己也损失不小,但它已把全世界军事家的目光从陆地引到了天上。打那以后,美国人再也没有离开天空。天空之后是太空。太空之后是宇宙。美国人的目光深邃得不见底。历史选择了天空,天空成就了美国。地面上得到的,从空中能得到;
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和克林顿、布什的NMD、TMD计划,都属于空军战略范畴。这些战略已经由天空升往太空。天空是太空的基石。你说过,太空有一天会成为战场。在太空成为真正战场之前,空中战场仍是主导战场。
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的标准有三个:打击距离、推进速度、杀伤威力。很显然,和空中力量比起来,陆军在这三个方面全面落后。陆军规模庞大、行动不便,且容易陷入对方持久战的泥沼。
近几年来美国的对手中不乏善战??当然只在地面善战??之人,但美国根本不给他们机会。你还记得科索沃战争中这样一个镜头吗?一位塞尔维亚老人站在多瑙河畔怒视着天空说:“上帝啊!你要是可怜塞尔维亚人,就让北约从天上下来吧!在地面上打一仗,是胜是负快点结束吧!”
和平时期的发展,从哲学角度上看也是一种“战争”。我们 准备得好,我们发展得对,我们就可避免战争,赢得战争。
我们也要敢于思考。今天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他还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时就大声疾呼:现在是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帮助他们国家的时候了。军队要整顿以迎接挑战。在适当的地方,该扩大的时候扩大,该缩减的时候缩减。要有冒险精神,要由不怕惹火烧身的人来进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时常温习这两句话。
美国一场战争一个打法,要这样跟踪和研究,恐怕是现代版的邯郸学步……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要犯这样的错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要历史地看。不用多,就看一百年吧,趋势也是明摆着的:战争是越打越高,越打越远。1900年清军还用大刀长矛吧?几米之内决生死。但八国联军的来福枪把这个距离拉到了百米开外。后来是大炮,到了几公里几十公里,然后是坦克、飞机几百公里,后来是导弹……空天地海电一体,非接触的时代到来了。下一场战争有可能是无人战争。
罗斯福是怎么说的:“所有称霸世界的伟大民族都是好战的民族,而当某一民族失去其好战性格时,它也就失去了与其他优秀民族处于平等地位的自豪权利。世界上没有比战争胜利更伟大的了。”一句话,美国人扩张成性,这和我们民族严防死守成性是一样的。
二十年前,美国有时还被弱小的对手打得焦头烂额。二十年后,美国已在为遇不到真正的对手而踌躇满志。
刘亚洲:过去战争打的是什么?是综合国力。现代战争打的是什么?是科学技术。任何重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都首先和必须使用于战争。哪怕是强制性的也如此。历史不止一次证明这一点。反过来说,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科技落后,感受最真切、最痛苦的也莫过于它的军队了。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运用了人类最高阶段的科学发明和知识,包括牛顿力学、物体动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有机与无机化学、计算机网络……这个单子可以列几十页。这的确是崭新的划时代意义的军事革命,即由大规模集结陆地军事力量的地面战争,转变为依靠高科技电子制导的空中控制力量,主要依靠空中作战遂行战略目的的战争。如果说它还有地面战的话,那也是新型意义下的超地面战争。对不起,“超地面战争”这个词是我发明的。
今天伊军等不到美军把他们全部杀死,已先自溃散了。美军凭借其强大的电磁压制、精确打击能力,使伊拉克的空防体系全面失效。雷达不敢开机,飞机不能升空,导弹不能发射。伊拉克地面作战力量不仅无法进行有效机动,也不能进行集结,甚至不能坚守地下工事。我们都知道脑袋控制拳头的道理。被剥夺了信息的军队,就好像被挖去了眼睛、耳朵,摄走灵魂的躯壳。你见过被击碎脑袋后还能挥拳踢脚的人吗?在雷达、通信系统被摧毁之后,伊拉克的百万大军就像是被抽掉核心部件的一部机器,笨重而毫无用处。
明代大哲学王阳明讲过这样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涉及的就是心理层面的问题。心理层面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心理的失败是最终的失败。心理的胜利也是最终的胜利。对一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一支军队来说亦是这样。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样。无论科学技术怎么发展,也不能忽略人在战争中的作用。一切高技术战争最终还是要落在人身上。人还是战争决定的因素。所以我曾讲过,地球上所有的战争,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或是未来的,都是人的战争。
中国古人就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只要达到战争目的就可以了,岂在多杀伤!最好一个都不要杀。非杀不可一定要少杀,最重要的,自己也要少死。不怕牺牲是对的,但更重要的是不要牺牲。
谁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美国作出了榜样。靠打仗赚钱,美国在世界上是独一家。美国人打仗赚钱是从越战后开始的。把打仗当生意,而不为纯粹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不仅赚钱,还要极力减少成本,尤其是生命成本。所以,以后我们就可以预测美国发起战争的手段了,它肯定要以最经济、最简单的手段进行战争,获取利益的最大化。胜利不是唯一的目标和标准。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即胜利和代价之比,这个系数??我称之为胜价比,这才是美国要追求的。它不仅在战争之前让别人分摊战争经费,夺取战败国的资源,战后更大规模卖武器,还有其他的手段。总之,它步入了一个战争的“良性循环”,越打越富,越富越打。当然,这像吸毒一样,是很危险的。但就战争观念而言,它是先进的。不是这一点,美国也不能一场接一场地打。你看,二十年美国已经从拉美打到欧洲、非洲和亚洲,亚洲都打一个来回了。不完全是因为美国的强大,更主要的是它这种打法,它越打越强大。当然,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应该谴责的,但它的战争观念,值得借鉴。战争观念啊,令我良久沉思。我一直觉得,比更新武器更重要的是更新战争观念。甲午战争中清国的综合国力比日本强,也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杀手锏”,但没有引进先进的战争观念,结果不堪一战。殷鉴不远。伊拉克战争又让我们看到观念落后的可怕。
日本刚开始侵略中国的兵力并不大,只有几十万人,而且自始自终也没有超过一百万人。为什么半壁江山沦落了?就是蒋介石不抵抗造成的 [次次特非注:这个,嗯。。。。。。]。国民党军只知道退,躲到西南的大山中。共产党的军队不一样,向敌后挺进,结果把日本拖进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毛主席虽然用的是持久战战略,但本质上还是一种进攻 [次次特非注:这个,也嗯。。。。。。]。日本刚开始也试探过苏联,在哈勒欣河被红军一顿迎头痛击,打得日本从此放弃北上计划,掉头奔向了珍珠港。是什么救了苏联?就是进攻精神,能力还在其次。想想,如果苏军退让会如何?腹背受敌。德国一把刀,日本一把刀。西方历史学家评论说,当年希特勒进攻波兰的时候,如果英法联军攻击德国十分薄弱的侧翼的话,整个德军部署都会被打乱,就不会有后来的很多事情。
①尊重人的精神。我还是先举我们企业家的例子吧。国内企业家当中不乏精明能干之人、聪颖过人之人。可是,我们的企业家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即思维方式缺乏现代精神和人文精神。当企业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思维上的缺欠带到企业管理中去时,会有意无意地放大了这些缺欠,使这些缺欠伤了很多人。我曾对一些企业家说过:单凭你模仿大人物的举止、言语这一点,我就知道你是个小人物。他们总是把金钱放在首位,把人放在末位。这最终导致他们既失去金钱也失去人。他们往往是胜在起点,败在终点。这是中国企业始终不能做大或无法长久兴旺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军队中也有类似的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思想,我们党的理论清晰而深刻地前进着。曾经长期占据我们思想的“阶级斗争”“一大二公”的政治喧嚣早已在这前进的步伐中,弃如撇履被踏入了泥土。但相比较之下,我们不能不看到,和我们国家其他领域的改革进程相比,军事领域的改革步伐还不够大,思想还不够解放。军队改革滞后于国家改革是历史造成的。滞后一点尚可,滞后太多就有问题了。国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支柱之一。
来源: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86372.shtml
作者:jackxiang@向东博客 专注WEB应用 构架之美 --- 构架之美,在于尽态极妍 | 应用之美,在于药到病除
地址:https://jackxiang.com/post/3750/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评论列表